蘭霖武藝得到鞏固後,就跟著師父關勝回到軍營報道。
濰州廂軍共有二千五百名人數額員,現在實際人數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之前剿匪又損失五百多人。
現在近一半的缺額,嚴重影響到廂軍日常事務。
一共分為前、後、左、右、中五營,每營標準五百人,又分為五都,每都標準一百人,除關勝親領的中營人數四百多人外,現在其他各營每都平均只有五六十號人,劉倪統領的左營最慘,更是缺了一都,只有四都,人數最少。
在宋朝是正常現象,武器裝備也只有親衛營稍好些,不過也比不上正規禁軍裝備。
關勝對蘭霖的練兵才能非常看重,尤其是襲擾集合那次,給關勝留下非常深刻印象,正好也要補充新兵。
蘭霖回到軍營,關勝就道:
“現在左營正缺一都人馬,你先試著訓練一都將士看看效果如何?”
蘭霖聽完就建議說道:
“師父你也知左營劉指揮使和孔虞侯是甚麼態度,要想訓練出精銳士卒,徒弟有個請求,還望師父准許才行?”
關勝笑罵道:
“你小子有屁快放!少打馬虎眼!”
蘭霖也不磨嘰,直接說出條件道:
“徒弟的要求就是容我自己挑選士卒才行。”
關勝思考一會後,大方答應道:
“好,此事准許你自己挑選,只要是兵營裡計程車卒隨你挑?但是你小子必須給我拿出效果來!否則你小子就等著捱揍!”
蘭霖才不怕關勝的威脅,高興道:
“多謝師父支援!徒弟想挑選的是俘虜中青壯!”
關勝本想提醒蘭霖這些刺配軍不好駕馭,但又怕蘭霖誤會,便任他自己做主。
蘭霖帶著自己八兄弟到各營去挑選一部分新兵士卒。
選擇的條件以年輕力壯、老實聽話的老實人為主。
當然這也讓各營將領心生不滿,心想憑什麼來挖老子的人,上面有關勝壓著,都不敢言語。
眾將領惹不起關勝,但是並不懼怕蘭霖,明著不敢,暗裡使拌子。
蘭霖也不敢把各營將領得罪狠了,只能象徵性選取一些人,共有五十人左右,平均一個都才倆人,還是新兵,對各營都造不成損失。
蘭霖如果真敢下狠手全選好苗子的話,就別想在軍中混下去,在挑選中蘭霖儘量選擇新兵士卒中成長型高的為主,當然這全靠蘭霖眼歷好壞,基本上避免挑選到各營將領親信,相當於給自己安釘子。
最後又在俘虜中逃選了四十人才補齊一百人,值得一說得是俘虜罪責輕的才能挑選,嚴重的不是斬首也是發配邊關,各營都也會挑些青壯補充人數。
挑選過程中自然發現有不少好的苗子,不過大多是將領,暗中記住這些將領名字,其中李鑫、武兵、趙攰、劉審四人最為優秀。
也挑到三名不錯計程車卒苗子,名為錢剛、魏滄、曾勇,三人都曾學過一些粗淺武藝,基本功紮實,成長性很高。
發了第一份俸祿,便請了一眾將領喝了一頓酒賠罪,才平息眾人被挑人的內心不滿情緒。
接下來把自己八兄弟提升當十將,戰力爆表的李季兼任副都頭職務,同時調來堂兄蘭蔻擔任虞侯,負責管理文書後勤方面工作。
蘭蔻起初還有點不情願,因為他的夢想是東華門唱名那種文官,科舉考中進士,不願耗費太多精力在俗務上,是這個時代所有讀書人夢想。
蘭霖說了許多好話才來的,蘭霖也沒辦法,現在只認識這些人,別人來也不放心使用。
平時不用跟著一起訓練。
十人剛好一人帶一隊,蘭霖身為都頭先幫忙代理蘭蔻管理這一隊,總共帶兩隊訓練。
其實禁軍和廂軍詳細軍制是三人為小隊;三小隊為中隊,配一名十將;五中隊為一大隊,配隊頭一名,五名旗手充當隊頭親兵,戰時為督戰隊的;二個大隊為一都。
不過這樣軍制太過繁雜,廂軍為了管理方便,大多采用簡易制度,十人為一隊,十隊為一都這樣軍制。
細分好訓練起來就沒有那麼麻煩和累人,一天天的就在訓練中渡過。
經過關勝悉心教導和天才理論武術家關昕怡的指點,蘭霖武藝突飛猛進。
跟師父關勝平時也能撐過五六十招不落敗,但他知道尤其是技巧和作戰經驗上與關勝差距還很遠。
李季是除蘭霖外,武藝最高的,表面上憨憨的,實則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