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張覺

而此時,遼降金將張覺,身為平州知州,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認定降宋遠比降金更為有利。

於是,他暗中謀劃,將途經金國廣寧的遼降大臣左企弓、虞仲文等人以叛國罪秘密誅殺於樹林之中。樹林中,氣氛陰森可怖,張覺面色陰沉如水,眼神中透著決然之色。那夜,風聲蕭蕭,將所有殺戮的聲響盡數掩蓋。此舉動完成之後,張覺正式反金,向宋朝投誠。

張覺在營帳中來回踱步,神情凝重,只因其得知金國大將完顏闍母率領金軍來犯。營帳內,燭火搖曳不定,張覺眉頭緊蹙,憂心忡忡。然而,張覺毫無懼意,率領平州五萬兵馬迅速屯駐在兔耳山,與金將完顏闍母的大軍形成對峙之勢。

戰場上,狂風呼嘯肆虐,旌旗獵獵作響。狂風捲起漫天的沙塵,軍旗在風中發出呼啦啦的聲響。張覺身披戰甲,手持長刀,立於軍前,眼神中滿是決然之意。五萬平州軍嚴陣以待,士兵們個個面容緊繃,緊握著手中的兵器,手心裡已滿是汗水,卻毫無退縮之態。

隨著一聲令下,戰鬥瞬間打響。金兵如潮水般洶湧而來,馬蹄聲和喊殺聲震耳欲聾。完顏闍母揮舞著狼牙棒,身先士卒,勇不可當,他的怒吼聲響徹雲霄。張覺毫不畏懼,他縱馬向前,大聲呼喊著指揮士兵作戰:

“兄弟們,隨我殺敵!”張覺的聲音中蘊含著無畏的勇氣,在這混亂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清晰。

平州軍的弓箭手萬箭齊發,如飛蝗般射向金兵。弓弦聲此起彼伏,利箭劃破長空,帶著呼嘯之聲。金兵中箭者紛紛落馬,但他們依然悍不畏死,繼續衝鋒。

金兵的盾牌手迅速上前,抵擋著箭雨,為後續部隊開闢道路。盾牌相互撞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雙方的騎兵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交錯。張覺手起刀落,將一名金兵砍落馬下,鮮血四濺,他的臉上濺滿了敵人的鮮血,卻毫無懼色。戰場上血肉橫飛,慘叫之聲連連。

金兵雖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但人數僅有三萬,逐漸處於下風,就在完顏闍母即將戰敗之時。

金國元帥粘罕率領十萬金軍主力精銳突襲平州軍的後方。後方突然傳來金兵的喊殺聲,平州軍陣腳大亂。平州軍開始陷入混亂之境,張覺奮力拼殺,試圖扭轉局勢,可無奈寡不敵眾。

最終,張覺的部隊傷亡慘重,他帶著殘兵敗將且戰且退,逃至燕山府,被知府王安中藏匿。張覺滿身血汙,狼狽不堪,眼中滿是不甘之色。

粘罕隨即派遣使者到燕山府向王安中索要張覺,金國使者氣焰極為囂張,道:

“趕快把張覺交出來,否則別怪金國撕毀盟約!”使者昂著頭,目中無人,語氣強硬無比。

王安中生性懦弱,百般無奈之下,找了個與張覺相似的囚犯,割下頭顱交給使者,不料使者早有準備,帶有認識張覺之人,一眼便認出張覺是假的。

使者見被騙,再次威脅王安中道:

“金國十萬大軍就在榆關外,宋朝可是要與之開戰?”使者怒目圓睜,雙手叉腰,氣勢洶洶。

王安中被嚇得不輕,連忙命人把張覺抓了出來,數落他數條罪責,張覺又羞又怒,大罵道:

“宋朝無容人之量,讓人心寒!”張覺怒髮衝冠,眼睛瞪得滾圓,聲音悲憤。

此事弄得滿城皆知,投降的遼軍將領和常勝軍皆淚流滿面,悲憤欲絕。

郭藥師也不例外,自言自語道:

“若金國索要藥師又當怎樣?

王安中正打算下令割下張覺人頭交給金國時,只聽蘭霖喊道:

“且慢!”

蘭霖的聲音洪亮有力,打破了緊張的氣氛。

王安中見蘭霖阻攔,便面色不善地對蘭霖呵斥道:

“本府行事,你一個武將怎敢阻撓,再不退下,本府治你不懂尊卑之罪!”

王安中臉色漲紅,手指著蘭霖,唾沫橫飛。

蘭霖毫不畏懼道:

“知府大人可想過交出張覺的後果?”蘭霖目光堅定,直視王安中,毫無懼色。

王安中不敢對使者撒氣,對蘭霖等武將卻是絲毫不留情面道:

“蘭霖馬上退下,休怪本府不念你開疆拓土之功,一併斬了你!”王安中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蘭霖看著王安中對外懦弱,對內強橫的表現,不由一陣失望,環顧四周的將士大聲道:

“張知州乃是我大宋之臣,豈能拱手送於金國,若下次金國索要知府大人,大人可願拱手送上項上人頭?”蘭霖聲音激昂,義憤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