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知道,自己這看似是在幫紀曉嵐,實際上卻是在捆住他。
革職為民,皇上會感覺自己做的太過火。
但如果從一品大員,變成給小貝勒教書的先生?
皇上雖然心中會認為有些屈才,但為了打磨紀曉嵐恃才傲物的性格,或許真就會讓紀曉嵐在私塾裡教幾年小貝勒!
不管以後紀曉嵐能不能爬上來。
這幾年的時間,他算是徹底的廢了!
而從長遠角度看,和珅看似是在幫紀曉嵐,實際上卻是用心險惡!!
當然,這些事情,和珅肯定不會跟福康安明說。
他跟福康安非親非故,很多事情不可能講的太過透徹。
當然,兩人的關係肯定是不錯的。
和珅的弟弟和琳有意在軍中施展拳腳,而自己偏偏和阿桂的關係一般,所以就需要福康安的照顧。
兩人當前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在片刻思索後,和珅是這樣說的:
“老弟,你真的認為就這麼點小事,就可以搬倒紀曉嵐?”
福康安愣住,他是武將,剛剛進入朝廷,對於很多事情並不瞭解,行為和思維方式更偏向軍人,所以他十分詫異:
“可皇上已經下旨,將紀曉嵐革職為民。”
和珅搖了搖頭,點撥了對方一句:
“老弟,你這樣想就錯了,紀曉嵐雖然被革職為民,但那是皇上盛怒而下,這才下的旨意,我想用不了多久,
等皇上冷靜下來,他就會明白自己缺不了紀曉嵐。
老弟,你可千萬別忘了,他可是朝廷一品的文官。”
一開始,聽了和珅說的話,福康安還有幾分不以為然。
但聽著聽著,他心中不由的多了幾分認同。
朝廷一品大員是什麼?
是國之重臣!
每一個一品大員身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
就比如看似從不拉幫結派的紀曉嵐,他可是有很多士林朋友,並且經常接濟學子,這麼多年不知道籠絡了多少讀書人。
紀曉嵐是一品文官,他的這個山頭立的很穩。
乾隆想要拔掉這個山頭?
只幹掉一個紀曉嵐不行,還要打散這個山頭。
雲州府的事,的確讓皇上很生氣。
但說穿了,其實也就是將私底下的事情,擺在了明面上,嚴重是嚴重,但卻不足以搬倒紀曉嵐。
而在明白這一點之後?
福康安的神色多了幾分感慨:
“這朝廷之事,竟然如此複雜?”
看著一旁在自己點撥之下,已經醒悟過來的福康安。
和珅擺擺手,十分謙虛,甚至是誇讚道:
“不是複雜,而是老弟你剛剛踏入朝堂,接觸的事情少,等你到我這個歲數,一定比我更瞭解這些事情。”
初生牛犢不怕虎,福康安此刻便是如此。
他在沙場上征戰天下,養成了一種天下無敵的信心。
所以到了官場上,仍然認為自己可以像是在沙場上一樣,所向睥睨,戰無不勝!
當然,面對和珅,福康安也不是一點情商都沒有的愣頭青,他還是謙虛的表示:
“希望如此。”
和珅陪著紀曉嵐喝了不少酒。
他有些醉了,但即便是醉了的和珅,他也仍然是和珅!
只需要一眼,便看出福康安心中的這股傲氣,
這讓和珅心中不由嘆氣——還是沒打磨好,這為官之道,和為將之道不同。
將軍可以鋒芒畢露,但為官不一樣。
需要韜光養晦,甚至有時候要裝瘋賣傻。
所以在和珅看來,福康安和紀曉嵐其實都是一類人。
兩人都是有能力,有大才的人,但卻不適合當官。
鋒芒畢露對於為官者是大忌,尤其是有能力的人,你要學會適當的藏鋒。
因為你頭頂還有人,永遠的鋒芒畢露一定會顯得上司十分無能。
對於這種屬下,上司肯定是不會喜歡的。
要知道就算是和珅這種已經位極人臣的大佬,他頭頂還有一個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