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王爺是乾隆的親叔叔,按理說雙方的關係應該很不錯。
可實際上?
十四王爺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支援八爺黨!
九龍奪嫡這種事情,是當年康熙皇帝的最後一刀。
在某種程度上,是康熙大帝在權謀這條道路上的集大成之作!
九個皇子,彼此之間有競爭,這很正常。
況且,作為康熙的最後一刀,不管你願不願意,九龍奪嫡的這場大戲你是逃不脫的。
再說了,大家都是皇子。
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誰會不想當皇上?
所有人都有機會,為了自己的大計,康熙也支援自己的孩子爭!
但作為同父同母的十四皇子。
在知道自己沒有希望的時候,他沒有支援自己的親哥哥,也就是康熙四子,而是支援康熙八子,站在了親兄弟的對立面?
這件事情太過分,太讓人心寒!
所以在勝出之後,四阿哥直接將十四王爺軟禁了起來。
即便雍正死了,乾隆釋放了被軟禁的十四王爺。
但曾經發生的事情,誰也沒辦法更改。
乾隆可以裝作無事發生,維持這份明面上的親情,可實際上?
面對十四王爺近乎挑明的表態。
乾隆沉默了片刻,隨後嘆了口氣,他從口袋裡掏出半片金鎖:
“罷了,十四叔,不知道你可曾知曉這是何物?”
隨手接過半片金鎖,十四王爺上下打量著,一臉不以為然的模樣:
“這不就是一塊普普通通的金鎖嗎?”
看著十四王爺的表情,乾隆在一旁連忙追問道:
“十四叔就一點印象也沒有?這可是奶孃給朕的。”
眉頭一挑,十四王爺不解的看著乾隆:
“所以?”
深吸了一口氣,乾隆想了想,他的眼神帶著幾分掙扎,但最終還是說道:
“奶孃說此物和朕的身世有關。”
話音落下,十四王爺臉色驟然一變.
他猛的一拍桌子,眼眸閃爍著殺意:
“荒唐!她不過是皇上的一個奶媽子,居然敢說這種話,此人現在何處,本王斬了她!”
公元后,一千九百年,也就是一百四十六年之後。
奧地利著名醫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發現了人類的四種血型,而人類dNA的雙螺旋結構,則是在兩百年後才發現的。
現代人大多不在意血統,主要就是上述的兩個發現。
科技的發展,直接證明了人與人之間是一樣的,不存在所謂的真命天子。
人是人,不是狗,沒必要和狗狗選美大賽一樣,要看狗的血統是否純正。
但古代不一樣,尤其是清朝的上一代王朝是明朝。
老朱這人不錯,但他制定計程車農工商害人不淺。
皇上就是皇上,農民就是農民,讀書人永遠是讀書人。
他認為只要各司其職,就能天下太平。
這樣他們老朱家的人,就能永享這榮華富貴!
只能說老朱想多了。
元朝也是按照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來劃分的,還不是被推翻了?
老朱計程車農工商,就是在一等公民和二等公民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迭代。
而後到了清朝?
因為是白撿的皇位,相較於漢族,滿人的數量根本不夠。
所以只能在老朱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閹割,也就有了所謂的旗人就是爺,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玩的說辭。
但不管怎麼說,血統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天子時期。
這套說辭,一直很有市場,並且長時間被統治者推廣。
主要是當時社會文盲多,多數人見識少,相對而言比較單純,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皇上可以享福,自己就要受苦。
於是血統,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都支援血統論的原因。
因為可以穩固權力,可以光明正大的享有榮華富貴。
但有意思的是,血統論最初是為了愚民。
是屬於皇室和大家族的輿論利器!
但從古至今,能看透這一點的,並且加以引導,成為自己手中利器的君王很少,甚至有不少愚笨的傢伙,被這種言論影響。
前者就是主動說自己有漢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