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明詐死。
不同於之前的順勢而為,這次事件的行動安排,全部由何維佳一人完成。
並且是他的一次大膽嘗試!
事件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黃克明。
不同於莫愁為救夫君,何維佳也迫切的需要救出黃克明,因為黃克明是災區賑災糧款一案的重要人證。
何維佳需要保證黃克明活著。
只有這樣,才有解救災區的希望。
當然,只有人證,沒有物證是不行的、
何維佳的確給了紀曉嵐賬冊的原始版本,但他也從未說過賬冊只有一本!
在第一階段、何維佳的人設,其實和剛剛認識紀曉嵐時期的設定是一樣的。
不管是想法,還是後續的安排。
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
找清官,儘可能的找厲害的清官。
希望這些清官能幫災區的老百姓主持公道!
計劃的第二階段是解除誤會。
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何維佳對於紀曉嵐的稱呼是紀先生。
但除了何維佳?
在經歷了何維佳戲院被捕,紀曉嵐偷放兩名旗人的事情後。
大部分人對紀曉嵐的稱呼?
已經從之前的紀大人,變成了現在的狗官!
想要改變大家的印象,就需要讓所有人明白,紀曉嵐和貪贓枉法的這些貪官不是一夥的。
非但不是一夥的,大家還是仇人。
於是乎,在射傷黃克明之後,第二波趕來的官兵就十分重要。
假設紀曉嵐和福康安是一夥的?
正確的做法是放黃克明一行人離開。
暴民什麼時候都能抓,但紀曉嵐這位當朝一品大學士可不能出事。
但這些官兵沒有這麼做。
反而是多此一舉,在有人射擊黃克明之後?
主動出擊,彷彿要將黃克明一行人剁成肉醬,絲毫不在意紀曉嵐的生死。
也正是因為官兵的這種行為。
讓紀曉嵐間接證明了,自己和福康安不是一夥的,從而成功完成了第二階段的誤會解除。
至於第三階段?
面對何維佳誠懇的道歉,紀曉嵐擺擺手。
想到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臉上不由多了幾分無奈:
“無妨,換做我是你,我也會亂想,要怪,就怪我時運不濟,這麼巧的事情,偏偏接二連三的讓我碰到了。”
另一邊的何維佳,這位清秀俊朗的少年郎,連忙吹捧了一句:
“紀先生心胸寬闊,不愧是文壇第一人,大清第一才子。”
紀曉嵐翻了個白眼,熟悉的感覺回來了。
雖然中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但還是當初那個和自己談笑風生的少年,身上帶著一種市井的氣息,但紀曉嵐並不反感。
反而認為這是一種難得的赤子之心!
紀曉嵐想到了當初那個臉皮堪比城牆,居然恬不知恥的借自己的錢,請自己吃飯的少年郎。
這讓他嘴角不由浮現出一抹笑容,隨口笑罵著說道:
“行了,臭小子,少拍馬屁,你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何維佳眼裡帶著幾分茫然,他看著對面的紀曉嵐,遲疑了一下,這才繼續說道:
“不知道,去京城,告御狀?”
紀曉嵐眼裡帶著一抹思索。
他看著黃克明,想到前段時間。
自己將賬冊交給乾隆,但對方卻較為冷淡的反應。
這讓他不由眉頭一皺,但在片刻的思索後、
紀曉嵐心生一計,思索著說道:
“我這裡倒是有一個想法,還記得之前跟我一起被關進倉庫的兩個旗人嗎?”
何維佳猛地一抬頭,他的表情看起來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兩個旗人的身份不一般。”
紀曉嵐神情帶著幾分滿意。
他喜歡何維佳,不單單是因為為國為民,心懷天下,有自己的偉大抱負。
更重要的是,何維佳身上這股一點就透的聰明勁兒,
紀曉嵐可太喜歡了。
要知道,作為是一個沒有子嗣的鰥夫,紀曉嵐完全是將何維佳當做自己的子侄看待:
“沒錯,尤其是其中一位,具體身份不能說,但卻能上達天聽,這災區的案子不簡單,我一個人的能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