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就好像水一定會往低處流淌一樣。
一些看似的巧合,實際上都是必然的結果。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乾隆皇帝執意要去找漢人生母,福康安會怎麼做?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福康安是否同意,最終他都要去燕城!
原因很簡單。
雖然去不去都是一個死。
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去了也就死幾個人,暴怒的皇上雖然會痛下殺手,但大家畢竟是親人,皇上不可能斬盡殺絕。
別的不說,富察皇后的女兒,固倫和靜公主還活著呢。
清官難斷家務事,權力到了皇上這個層次?
很多事情是打斷了骨頭連著筋。
別說是誅九族,就算是誅三族,也會將皇上算進去。
但如果不去?
以太后為首的這幫人一定會針對富察家。
這些人可不會顧慮什麼親情,況且雙方從一開始就是純粹的利益關係。
皇上只有一個,最多能統治一甲子。
但家族卻能存活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到時候完蛋的一定是整個家族。
是死幾個人?還是死一群人?
這個選擇,福康安還是能分清楚的。
需要明白的一點——
太后=鑲黃旗≠富察家族。
相較於皇上,福康安其實更惹不起太后。
但如果和珅死咬著不鬆口,就是不去燕城?
福康安也拿他沒辦法。
畢竟和珅也不是什麼小卡拉米。
甚至嚴格來說,和珅的力量是要強過以福康安為首的富察家族。
富察家族代表不了鑲黃旗,和珅也代表不了正紅旗。
兩人同時是皇上最寵愛的大臣。
但相較於福康安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和珅在政治方面的能力更強,影響力也更大!
更重要的一點,鑲黃旗背後的人是太后,而正紅旗背後沒有太后!
這也就意味著,和珅在正紅旗的影響力,要遠超富察家族在鑲黃旗的影響力。
而且有皇上的口諭,和珅也有正當理由拒絕前往燕城。
基於這種情況,福康安想要離開雲州府?
只有抗旨這一種辦法!
但抗旨就要殺頭,作為一名冉冉升起的武將,福康安不想死。
所以他才會找和珅,希望對方能主動幫自己分擔一些壓力。
不過很顯然,聰明的和大人不願意蹚渾水。
不過,該有的幫助還是要有的。
對於和大人來說,福康安也是自己需要拉攏的一股力量。
於是乎,就有了開篇的這一幕。
隨著和珅邀請十四王爺來家中小酌兩杯,在近乎明示的情況下,福康安意識到了一個被自己忽視的問題。
原來在這小小的雲州府。
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一個人比他更急——
這個人就是十四王爺!
十四王爺胤禵,他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
出身不是很高,只是一個包衣之女。
但卻憑藉著自身的努力,成功從正黃旗的包衣,將自己抬入正黃旗。
這個女人有兩個歷史級別成就:她是康熙的第四位皇后,雍正皇帝的母親。
雍正不喜歡他這個弟弟,太后也不喜歡這個小叔子。
但不管怎麼說,胤禵仍然是十四王爺。
他是康熙的愛子,是雍正的弟弟,是乾隆的親叔叔。
即便被多方打壓,但憑藉著這個身份?
在滿人群體裡面,正黃旗的十四王爺胤禵,仍然是僅次於太后這個階級的超級大佬。
滿漢之爭,爭奪的是權力。
福康安最大的問題是,作為雲州府太后勢力的一方人馬。
如果不攔下皇上,會被太后遷怒。
但十四王爺胤禵,作為八旗子弟中的真正大佬,並且他還是乾隆的親叔叔,有長輩的這個身份,如果也不阻止乾隆這件荒唐事?
必然會有一部分,至少以太后為首的鑲黃旗,就會認為這是十四王爺和皇上合夥一起在搞事情!
這和個人喜惡無關,純粹就是利益方面的正常推理。
因為太后的緣故,鑲黃旗這些年的勢力膨脹的很厲害。
漢人生母出現,最先受到衝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