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符。
再則,仗打了這麼久,對大唐也是一大損害。
多一天,便多耗費一天糧草,以大唐的底蘊,可經不起長年累月的國戰。
“陛下,對付援兵,臣建議採取請君入甕之策。”柴紹提議道。
柴紹的提議,引得眾將出聲附和。
“布好口袋,等著淵蓋蘇文鑽,確是好策,可那淵蓋蘇文,也不是傻子,斷不會沒有提防。”李道宗提出了異議。
眾人一聽,有理,又附和的點頭。
李二聽完,點點頭,卻並未做出決定。
而是把目光,看向了李勉。
“勉小子,你怎麼說?心中可有什麼建議?”
一聲勉小子,可見親近。
這可是出自李二皇帝之口。
李勉愣了愣,沉吟了會,說道:“陛下,臣對於援兵,倒不擔心。臣反而擔心,後續進攻平壤,拿下高麗,目前就要開始先做謀劃才行。”
,!
“哦,怎麼說?”李二笑道。
此時,李勉在說出時,心中已生計較。
當下開門見山,把自己想到的,說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以在座眾位將軍之能,想要勝過援兵,不難。”
“畢意援兵只有五萬之數,加上國王城散落的高麗人,也不過八萬之數。”
“相比之下,我們這邊,已聚集有近七萬兵馬,等到李世績本部會合,到時兵馬破十萬之數。”
“以十萬對八萬,我方又是精銳,斷無失敗之理。”
“相反,進攻平壤,才對我們至關重要。”
“平壤是高麗國都,決定了高麗存亡。想那高氏,以及淵蓋蘇文,包括高麗國內勢力,斷不會坐視不理,相反,極有可能全力與我們對戰。”
“一個抱著不戰必亡之心的國家,臣認為,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臣想,是不是在那之前,分兩步走。”
“哪兩步?”李二聽清李勉所講,臉色頓時嚴肅起來,忍不住脫口打斷李勉。
“第一步,聯絡新羅,讓新羅女王發兵,在後方攻擊高麗,對高麗進行牽制。”
“牽制同時,還要防範南邊的百濟,令百濟不能出兵支援高麗。”
“第二步,滅掉北邊各部,包括室韋和靺鞨,要令他們在我方與高麗決戰時,不至於背刺大唐。”
“穩固後方,專心對付高麗,從而贏下國戰。”
“些許淺見,請各位指正。”臨了,李勉再次謙遜道。
:()穿越大唐,開局拜師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