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仙宗的張長老率先登臺,其白髮如雪,道袍隨風而動,目光矍鑠。
“諸位道友,修仙首在煉氣,此為根基。
需於靜處,以意引天地靈氣,沿經脈匯聚丹田。
過程務必凝神守一,稍有差池,靈氣逆行,恐傷經脈。”
眾人皆靜心聆聽,深知煉氣雖為基礎,卻不容小覷。
“再者,神識修煉亦舉足輕重。”
張長老神色鄭重,
“神識可察天地隱微,預知敵之動向。
修煉時,需閉關冥思,以意念拓展識海,使之廣袤無垠。
如此,方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佔得先機。”
提及此,臺下不少人目光閃動,若有所思。
“煉體一道,同樣不可偏廢。”
張長老繼續道,
“強健肉身乃承載靈力之根本。
借靈物、靈液與煉體功法,千錘百煉,令肉身堅若金剛,方可在修仙途中穩步前行。”
眾人尚沉浸在張長老的講解中,道玄祖師已登上高臺。
身著紫袍,周身氣息神秘悠遠,目光如炬,掃視全場。
“諸位,自108手印現世,修仙界突破頻現,諸多修士成功進階元嬰。
此手印蘊含天地規則之力,與靈湖產生共鳴,使靈力愈發精純。”
道玄祖師神色凝重。
“但這背後疑雲重重。
九天之外,是否存在更高境界?
這108手印,究竟是機緣,還是暗藏陰謀?”
道玄祖師的話,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層浪。
臺下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是天地機緣,修仙界將迎來昌盛;有人則憂心忡忡,覺得危機四伏。
浩渺天門門主天浩,身著金袍,神色冷峻,起身朗聲道:
“道玄祖師所言極是。
依我之見,這或是修仙界自然演變。歷經歲月,靈氣匯聚變化,催生此景。
至於九天之外,當下無需多慮,應把握機遇提升實力。”
凌虛仙劍宗宗主劍凌虛,手握仙劍,劍身光芒流轉,微微點頭道:
“天浩門主所言有理,但我認為這108手印絕非偶然。
其蘊含的規則之力,似有神秘力量推動。修仙本就逆天,對此類變化,必須謹慎。”
劍凌虛的話,讓眾人心中一緊。修仙之路,危機四伏,任何異常皆可能暗藏殺機。
爭論間,顏宗元的師傅儒家荀逸塵夫子穩步上前。
他身著月白長袍,頭戴青衿,舉止優雅,周身透著一股濃郁的書卷氣。
荀逸塵自幼浸淫儒家經典,對儒家之道鑽研頗深,見解獨到。
“諸位,儒道雖與修仙迥異,然在修身明德上,實則殊途同歸。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云:‘仁者愛人。’
修儒以仁愛為基,以禮義為範,方能心正意誠,堅守本心。
今修仙界亂象叢生,紛爭不斷,皆因慾念橫流。若以儒道修心,剋制貪妄,修仙之路自當順遂幾分。”
荀逸塵夫子聲音溫和卻有力,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
“且儒道倡導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透過對世間萬物的細緻觀察與深刻探究,領悟其中蘊含的天理人道,這與修仙者感悟天地規則,實乃異曲同工。
如此,方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於修仙之道大有裨益。”
荀逸塵夫子的一番言論,為眾人開闢了全新的思考視角。
佛光寺本空法師,身披絳紅袈裟,手持念珠,面容慈悲祥和,眼中透著無盡智慧,緩緩開口: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
修仙、修儒、修佛,皆為解脫之道。
修仙求靈力超脫,修儒求內心修養,我佛修則求明心見性,解脫煩惱。”
“依貧僧看,修佛乃正道。
佛法慈悲,可度眾生,即便靈力枯竭,佛法亦能慰藉心靈。
修佛重內心覺悟,與修仙重外在靈力不同。
修仙者易在求力途中迷失,而修佛者以慈悲為懷,斬斷煩惱根源。”
本空法師的話,令眾人陷入沉思。
就在此時,人群中一位修仙者高聲說道:
“我看修仙就是求長生,靈湖靈力精純,在那閉關修煉就行,其他事情與我等修仙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