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章 新學初興意難平

“你這是花言巧語!”宋大儒怒斥,“聖賢之言,豈容你隨意曲解?你這是對先賢的大不敬!”

“我並非曲解,而是希望能夠結合時代的需求,賦予聖賢的思想新的意義。”顧長淵據理力爭,“如今國勢衰微,正是因為我們故步自封,不敢創新。只有接受新的思想,才能讓我朝重新煥發生機。”

然而,大多數傳統文人並不買賬。他們固執地認為,顧長淵的新學是對傳統的褻瀆,是對聖賢的侮辱。他們群情激奮,對顧長淵口誅筆伐。

書院裡的氣氛劍拔弩張,一場激烈的思想碰撞正在上演。就在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從人群中傳出:“諸位大人,學生有話要說!”吳書生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手中緊緊攥著那份新學綱要,眼神堅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空氣彷彿凝固了。吳書生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向宋大儒等人,又轉向顧長淵,微微頷首以示敬意。“學生以為,顧大人之新學,並非離經叛道,而是為了我朝之未來!”他的聲音雖略帶顫抖,卻擲地有聲。

“大膽!”一個老學究吹鬍子瞪眼,指著吳書生呵斥,“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也敢妄議朝政!顧長淵的新學,分明是歪理邪說,你竟敢為他辯護!”

“學生並非妄議,而是就事論事。”吳書生不卑不亢,“顧大人提出以新學強國,並非要全盤否定聖賢之言,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我朝現狀,開創新的道路。這有何錯?”

“荒謬!”另一位傳統文人站了出來,“聖賢之言,豈容你等隨意評判?你這是目無尊長,大逆不道!”

一時間,眾位傳統文人紛紛指責吳書生不懂尊師重道,年少輕狂,甚至有人叫囂著要將他逐出書院。吳書生被圍在中間,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他依然挺直脊背,不肯退讓半分。他手中的新學綱要,已經被捏得皺巴巴的,但他依然緊緊地攥著,彷彿那就是他最後的信念。

顧長淵看著被圍攻的吳書生,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單憑口舌之爭,難以說服這些固執的傳統文人。要改變局面,必須拿出更有力的證據。

回到府邸後,顧長淵將自己關在書房裡,反覆思考著對策。徐凜風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他的指示。

“凜風,”顧長淵打破了沉默,“你說,我們該如何才能讓更多人理解新學的重要性?”

徐凜風沉吟片刻,說道:“大人,空談理論難以服眾。我們需要拿出實際的例子,證明新學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顧長淵眼前一亮,“你說得對!我們需要收集各地文化發展變化的例項,用事實說話!”

於是,顧長淵和徐凜風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他們派人前往各地,收集各種資料,記錄各地文化發展的現狀,以及新思想帶來的積極影響。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尋找歷史上的改革案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他們走訪民間,與各行各業的人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

日復一日,他們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書房裡堆滿了各種書籍和卷宗。顧長淵和徐凜風常常工作到深夜,房間裡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以及偶爾的幾句低聲討論。

與此同時,宋大儒和其他傳統文人也沒有閒著。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議著對策。

“顧長淵的新學,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朝的文化根基,”宋大儒面色陰沉,“我們必須聯合更多的文人,共同抵制他!”

“不錯,”另一個文人附和道,“我們還要想辦法讓朝廷出面,打壓這種新思想。”

房間裡的氣氛凝重而壓抑,燭光搖曳,映照著他們陰沉的臉龐。宋大儒緩緩開口,“明日,我們便上書朝廷……”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彷彿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宋大儒的書房中,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雨前的烏雲。幾名德高望重的文壇宿老圍坐一團,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宋大儒捻著花白的鬍鬚,沉聲道:“顧長淵此舉,無異於動搖國之根基!我等絕不能坐視不理!”

“正是!他所謂的‘新學’,不過是些奇技淫巧,蠱惑人心!”一位身材矮胖,滿臉橫肉的老學究憤然拍桌,正是靠抄襲他人文章而混跡文壇多年的錢文痞。“聖賢之言,豈容他隨意踐踏?”

“我已聯絡了京城幾位頗具影響力的同僚,”另一位文人附和道,“明日便聯名上書,彈劾顧長淵惑亂朝綱!”

宋大儒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發動所有能發動的力量,將這股歪風邪氣扼殺在搖籃之中!”他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