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軍事會議廳內,氣氛卻凝重得如同暴雨前的沉悶。空氣中瀰漫著火藥味,只待一點火星便會轟然炸裂。顧長淵一身朝服,腰背挺直,步履沉穩地步入會議廳。他的手中,緊緊握著一卷厚厚的卷軸——那便是他精心準備的軍隊改制方案,也是他未來宏偉藍圖的基石。
會議廳內,早已坐滿了朝中重臣和軍中將領。楊將軍一身戎裝,端坐於左側首位,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此刻寫滿了不悅。鄭王爺則是一身錦袍,斜倚在右側的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串玉珠,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其餘將領和官員,也大多神情各異,竊竊私語。
顧長淵的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波瀾不驚。他走到中央,將卷軸緩緩展開,朗聲道:“諸位大人,諸位將軍,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為了商議軍隊改制之事。”
他話音剛落,楊將軍便重重地哼了一聲,打斷了他的話:“顧大人,這軍隊改制之事,可不是兒戲。我大梁的軍隊,歷經百年風雨,戰功赫赫,靠的正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今你一來就要改制,這豈不是要動搖我大梁的根基?”
楊將軍的聲音洪亮,在會議廳內迴盪,不少將領紛紛點頭附和。他們大多是軍中老將,對傳統的軍隊制度有著根深蒂固的認同,對顧長淵提出的改制方案充滿了牴觸情緒。
顧長淵並未被楊將軍的氣勢所嚇倒,他平靜地回應道:“楊將軍所言極是,祖宗之法確實不可輕易更改。但時代在變,如今的局勢早已不同往日。我提出的改制方案,並非是要全盤否定祖宗之法,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們的軍隊更加強大,更加適應新的戰爭形勢。”
他接著詳細闡述了改制方案的內容,從士兵訓練到武器裝備,從軍官選拔到後勤保障,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規劃。他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將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娓娓道來。
然而,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楊將軍依舊不為所動,他打斷顧長淵的話,厲聲道:“顧大人,你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戰場上瞬息萬變,靠的是真刀真槍的廝殺,而不是這些花裡胡哨的新玩意兒!你的改制方案,只會擾亂軍心,削弱軍隊的戰鬥力!”
顧長淵正要反駁,坐在一旁的鄭王爺卻突然開口了,他的語氣看似平和,卻暗藏鋒芒:“顧大人,本王知道你是個有抱負的年輕人,但有些事情,不是光有抱負就能做成的。軍隊,可不是你隨意玩弄的棋子。”他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寒意,“有些利益,也不是你能輕易觸碰的。”
鄭王爺的話,讓會議廳內的氣氛更加緊張。顧長淵的目光與鄭王爺對視,眼神中沒有絲毫退縮……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王爺此言差矣……”“王爺此言差矣,”顧長淵的聲音低沉而堅定,語氣中卻透著不容置疑的鋒芒,“軍隊乃國之重器,關係社稷安危,豈能成為任何人的私產?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梁的千秋萬代,為了我大梁百姓的安居樂業!”
鄭王爺冷笑一聲,手中的玉珠轉得更快了,“顧大人真是高風亮節,令人欽佩。只是,本王擔心,顧大人的一腔熱血,最終會付諸東流。軍隊改制,牽一髮而動全身,觸動的是無數人的利益。顧大人,你確定,你能承擔這樣的後果嗎?”他的語氣輕飄飄的,卻如同重錘一般砸在顧長淵的心頭。
楊將軍也趁勢添油加醋:“王爺說得對!顧大人,你年輕氣盛,不懂這其中的利害關係。這軍隊,可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你以為改制就能變強?簡直是痴人說夢!我大梁的軍隊,之所以能百戰百勝,靠的是祖宗的規矩,是將士們的浴血奮戰!而不是你那些花拳繡腿的新玩意兒!”
顧長淵深吸一口氣,努力壓制住心中的怒火。他知道,今日的會議,註定是一場艱難的博弈。他環視四周,看到大多數將領都對他的改制方案持反對態度,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力。但他並沒有放棄,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立場。
“諸位,”顧長淵提高了音量,“我並非一意孤行,也並非紙上談兵。諸位可知,北方的燕國,正是因為進行了軍隊改制,才得以在短短數年間崛起,成為我大梁的心腹大患!還有西邊的秦國,也因為採用了新的軍事制度和武器裝備,才使得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大幅提升!難道我們大梁,要故步自封,坐以待斃嗎?”
他列舉了其他國家因軍隊改制而強大的例子,試圖說服眾人。然而,大多數將領在楊將軍和鄭王爺的影響下,依舊不為所動。他們或是沉默不語,或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眼神中充滿了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