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士兵附和道,“我看顧大人就是個只會耍嘴皮子的書生!”
楊將軍的心腹躲在人群中,暗中煽風點火,將士兵們的不滿情緒推向高潮。
“兄弟們,咱們不能就這麼被顧大人耍了!”他高聲喊道,“咱們要讓他知道,咱們老兵不是好欺負的!”
士兵們的情緒瞬間被點燃,他們紛紛響應,叫嚷著要抗議新軍制。張校尉被擠在人群中,孤立無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夜色漸深,校場上火把通明,士兵們的叫喊聲響徹夜空。遠處,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的人正是顧長淵。他勒住韁繩,翻身下馬,看著眼前混亂的景象,臉色陰沉。徐凜風緊隨其後,走到顧長淵身旁,低聲說道:“大人,看來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顧長淵沒有說話,只是緊緊地攥著拳頭,目光如炬,盯著校場上喧鬧的人群。他深吸一口氣,邁步走向人群……“讓開!”
顧長淵撥開人群,士兵們看到他來了,喧鬧聲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詭異的沉默。火光映照在他年輕的臉上,神情凝重。他環視一週,目光落在張校尉身上,張校尉一臉愧疚地低下頭。
“怎麼回事?”顧長淵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人群中,一個士兵壯著膽子站了出來,“顧大人,這新軍制,我們不服!”
“不服?”顧長淵重複了一遍,語氣平靜,卻讓人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說說看,哪裡不服?”
“這新軍制,太複雜了!我們都是些大老粗,哪懂那麼多彎彎繞繞!”另一個士兵抱怨道。
“是啊,顧大人,以前我們打仗,靠的是經驗和勇氣,現在倒好,全靠那些條條框框,戰場上瞬息萬變,哪能按規矩來?”先前那個士兵附和道。
顧長淵耐心地聽著,他發現士兵們的牴觸情緒並非完全出於惡意,更多的是對新事物的不理解和恐懼。他們習慣了以往的作戰方式,對新的制度感到陌生和不安。
“你們擔心新軍制會讓你們在戰場上送死?”顧長淵問道。
“難道不是嗎?”一個士兵反問道,“以前我們都是自由發揮,現在卻要按照你的規矩來,萬一出了事,誰負責?”
顧長淵意識到,自己對士兵們的擔憂瞭解得還不夠深入。他之前只考慮了新軍制帶來的好處,卻忽略了士兵們的心理感受。
“我知道,改變習慣不容易。”顧長淵語氣緩和了一些,“但新軍制是為了提升我們的戰鬥力,是為了讓我們在戰場上少犧牲,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保家衛國!”
他的話語激起了一些士兵的共鳴,但更多的人仍然持懷疑態度。
“顧大人,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啊!”一個老兵說道,“我們都是老兵油子了,習慣了以前的打法,現在要改,談何容易?”
顧長淵的心沉了下去,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壓在心頭。他知道,如果不能解決士兵們的牴觸情緒,新軍制就無法推行下去,他的改革計劃也將功虧一簣。
回到住所後,顧長淵一臉疲憊地坐在椅子上,徐凜風站在一旁,一言不發。
“凜風,你說我該怎麼辦?”顧長淵打破了沉默。
徐凜風沉思片刻,說道:“大人,士兵們的牴觸情緒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想改變他們的想法,需要時間和耐心。”
“時間和耐心……”顧長淵喃喃自語,“可是我們沒有時間了,楊將軍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大人,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徐凜風語氣堅定,“否則,改制將無法繼續推行。”
顧長淵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緒翻湧。他知道,他必須儘快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否則,他將失去一切。
“凜風,”顧長淵轉過身,目光炯炯,“準備一下,我要去兵營。”
“去兵營?”徐凜風有些驚訝,“大人,您要去做什麼?”
顧長淵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地說道:“我要和他們同吃同住。”
徐凜風看著顧長淵堅定的眼神,他知道,顧長淵已經做出了決定。他點了點頭,轉身去準備行裝。
夜色更深了,一隊人馬悄悄地離開了府邸,朝著兵營的方向走去……顧長淵翻身下馬,站在兵營門口,深吸一口氣,大步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