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會對大梁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他深吸一口氣,走到皇上面前,沉聲說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他將敵國的陰謀,以及孫翻譯的背叛,毫無保留地告訴了皇上。他拿出自己收集到的證據,以及李宮女的證詞,力證敵國並非真的兵強馬壯,他們只是虛張聲勢,妄圖嚇退大梁。
“陛下,”顧長淵慷慨激昂地說道,“我大梁的將士浴血奮戰,才換來了今日的太平盛世。我們不能因為敵人的幾句恐嚇就放棄抵抗,將祖宗基業拱手讓人!我們不能讓邊境的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我們不能讓敵國的陰謀得逞!”
顧長淵的話擲地有聲,在朝堂上回蕩。眾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上身上,等待著他的決斷。
皇上沉默了許久,緩緩開口:“顧愛卿……”
皇上沉默了許久,終於緩緩開口:“顧愛卿,你的忠心朕明白。只是…敵國來勢洶洶,若真開戰,我大梁恐怕難以抵擋啊。”
顧長淵心一沉,皇上的語氣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陛下,臣並非主戰,只是不願我大梁受人欺凌!敵國如今只是虛張聲勢,他們的目的並非真正開戰,而是想不戰而屈人之兵!臣懇請陛下明察秋毫,切勿中了敵人的奸計!”
吳尚書立刻反駁道:“顧大人此言差矣!敵國百萬雄兵壓境,豈是虛張聲勢?顧大人如此輕敵,置大梁安危於不顧,實乃不忠之舉!”
顧長淵冷冷地瞥了吳尚書一眼,“吳大人,你如此篤定敵國兵強馬壯,可有確鑿證據?莫不是聽信了那孫翻譯的讒言?”
吳尚書語塞,他當然沒有證據,只是人云亦云,再加上他膽小怕事,只想息事寧人。
朝堂之上,主和派官員紛紛附和吳尚書,一時間,顧長淵孤立無援。他感到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彷彿陷入泥沼,越是掙扎,陷得越深。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端著茶水走了進來。她看似不經意地從顧長淵身邊經過,低聲說道:“驛館…水…糧草…”
顧長淵心中一動,這宮女正是李宮女!她終於找到機會傳遞訊息了,只是這資訊太過模糊,他需要進一步核實。
皇上見朝堂之上爭論不休,最終還是偏向了主和派。“顧愛卿,朕意已決,此事就按吳愛卿的建議去辦吧。你且退下,好好想想,如何與敵國談判,爭取最大的利益。”
顧長淵心中一片冰涼,皇上的話如同當頭一棒,將他最後的希望也擊碎了。他知道,如果真的與敵國談判,大梁必將蒙受巨大損失。但他又能如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悲憤,躬身說道:“臣…遵旨。”
退朝之後,顧長淵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府邸。徐凜風迎了上來,焦急地問道:“大人,情況如何?”
顧長淵搖了搖頭,將朝堂上的情況告訴了徐凜風。徐凜風聽完後,也是一臉擔憂,“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顧長淵沉思片刻,說道:“凜風,你立刻派人去查探敵國軍隊的糧草供應情況。李宮女剛才給我傳遞了一個模糊的資訊,我懷疑敵國並非真的兵強馬壯,他們很可能是在虛張聲勢。”
“虛張聲勢?”徐凜風有些不解,“大人何出此言?”
顧長淵將李宮女的話告訴了徐凜風,並分析道:“如果敵國真的百萬雄兵壓境,他們的糧草供應必然十分龐大。如果我們能查到他們的糧草供應不足,就能證明他們是在故弄玄虛。”
徐凜風眼前一亮,“大人英明!臣這就去安排。”
顧長淵走到書桌前,攤開一張地圖,目光落在邊境線上。他仔細地分析著敵國的軍事調動情況,手指沿著地圖上的山川河流緩緩移動。突然,他停了下來,目光落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上……“凜風,”顧長淵指著地圖上的小鎮,沉聲說道,“你再派人去查探一下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