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章 力諫君心定乾坤

“顧愛卿,你還有何事?”皇帝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

“陛下,”顧長淵再次跪倒在地,“臣冒死進諫,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批准科舉改革方案!”

“顧愛卿,”皇帝揉了揉眉心,“你為何如此執著?難道你沒有看到朝中反對的聲音有多大嗎?”

“陛下,正因為反對的聲音大,才更要堅定改革的決心!”顧長淵語氣激昂,“舊科舉制度弊端重重,已經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寒門子弟被排擠在外,真正的人才無法得到重用,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顧長淵頓了頓,繼續說道:“陛下,改革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為了國家長遠發展,為了選拔真正的人才,我們必須有所犧牲!短期陣痛在所難免,但長遠來看,利國利民,功在千秋!”

皇帝沉默了,顧長淵的話字字句句都敲擊著他的心房。他知道顧長淵所言非虛,改革勢在必行,但他也擔心改革會引起朝野動盪,危及他的統治。

“陛下,”顧長淵見皇帝有所動搖,再次說道,“臣知道您擔心改革會引起動盪,但只要我們做好準備,穩步推進,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臣已經擬定了一套詳細的改革方案,請陛下過目。”

顧長淵將早已準備好的方案呈了上去,皇帝接過方案,仔細翻閱起來。御書房內,一片寂靜,只有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突然,皇帝抬起頭,看著顧長淵,緩緩說道:“顧愛卿,你這方案……”

皇帝的目光在奏摺上停留許久,最終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慮:“顧愛卿,你這方案,立意雖好,但過於激進。一下子推行全國,朕擔心會引起朝野震動,甚至引發民亂。你可想過應對之策?”

顧長淵早已預料到皇帝會有此疑問,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臣並非主張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推行。首先可在京城試行一年,收集反饋,不斷完善,然後再推廣至其他地區。如此一來,便可將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那周太師等人……”皇帝的語氣中仍有顧慮,“他們背後勢力盤根錯節,若是強行推行,恐怕會遭到強烈反彈。”

“陛下,”顧長淵語氣堅定,“改革之路,必然會遇到阻力。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迎難而上,果斷決策。若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只會錯失良機,最終一事無成。”

皇帝沉吟片刻,又問道:“新科舉制度,著重考察實學,固然重要,但如何保證公平公正,避免徇私舞弊?”

“臣建議成立獨立的考試機構,由德高望重之士擔任主考官,並制定嚴格的監考制度,杜絕一切舞弊行為。”顧長淵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同時,將考試內容公開透明,接受天下學子監督,如此一來,方能確保公平公正。”

皇帝聽完顧長淵的解釋,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但他仍然沒有下定決心。他知道,科舉改革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就在這時,御書房外傳來一陣嘈雜聲。皇帝眉頭微皺,正要詢問,卻見錢太監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倒在地,顫聲說道:“陛下,宮外…宮外聚集了大批文人學子,他們…他們……”

“他們怎麼了?”皇帝語氣有些不悅。

“他們…他們聯名上書,請求陛下批准科舉改革方案!”錢太監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聽不見了。

皇帝聞言,猛地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向外望去。只見宮門外,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無數文人學子手持書卷,高聲呼喊:“改革科舉,利國利民!”“支援新政,造福百姓!”

此時,徐凜風正站在人群前方,指揮若定。他早已預料到顧長淵在宮內會遇到阻力,於是提前安排了這場請願活動,為顧長淵造勢。

看到這一幕,皇帝心中大為震撼。他沒想到,新科舉制度竟然得到了如此多文人學子的支援。他知道,這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他轉過身,看著顧長淵,眼神中充滿了讚賞:“顧愛卿,你果然深得民心!”

顧長淵連忙跪倒在地:“臣不敢居功,這一切都是陛下聖明!”

皇帝深吸一口氣,走到御案前,拿起硃筆,在科舉改革方案上重重地寫下了一個“準”字。

“傳朕旨意,”皇帝的聲音洪亮而堅定,“科舉改革方案,即日起,正式施行!”

顧長淵和徐凜風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喜悅。他們知道,他們終於成功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侍衛匆匆跑進御書房,跪倒在地,臉色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