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不好了!”王工頭氣喘吁吁,幾乎說不出完整的話。
“王工頭,發生何事,慢慢說。”顧長淵示意他坐下,給他倒了杯水。
王工頭咕咚咕咚灌下水,這才緩過勁來,哭喪著臉道:“大人,工程遲遲不開工,工錢又發不出來,手下的勞工們……都走了!都另謀生路去了!”
顧長淵心中一沉,他知道這遲早會發生,但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河道疏浚工程延誤,不僅會影響民生,更會讓他失去民心,讓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更加猖狂。他揉了揉眉心,感到壓力倍增。
“還有……劉勞工一家,他老母親病重,等著工錢救命,現在……唉!”王工頭說著,哽咽起來。劉勞工是村裡出了名的老實人,一家老小就靠他做工養活,顧長淵對他印象深刻。
徐凜風見狀,拍了拍王工頭的肩膀,安慰道:“王工頭,你先彆著急,大人正在想辦法,一定會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顧長淵點點頭,對王工頭說道:“你放心,我不會讓大家的心血白費。你先回去安撫剩下的勞工,就說工錢很快就會到位。”
王工頭走後,顧長淵在房間裡來回踱步,焦慮不安。他知道,鄭富商的目的是要讓他徹底失敗,讓他在百姓和官員面前顏面掃地。而孫師爺,這個陰險狡詐的小人,更是像一條毒蛇,躲在暗處伺機而動。
果不其然,孫師爺開始在地方官府中散佈顧長淵無能的言論,說他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河道疏浚工程就是一個巨大的坑,只會浪費朝廷的錢財。他還暗示顧長淵私吞工程款,中飽私囊。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員開始對顧長淵產生懷疑,甚至有人向知府建議撤回對工程的支援。
顧長淵知道,他必須儘快扭轉局面,否則一切就都完了。他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日夜不停地修改計劃書,尋找新的資金來源。他翻閱了大量的書籍,查閱了無數的資料,甚至不惜低聲下氣地向一些富商求助,但都無功而返。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李老爺。李老爺是鄰縣的一個富商,為人慷慨,樂善好施,曾經資助過許多公益事業。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顧長淵立刻提筆寫信,將河道疏浚工程的意義和自己的困境詳細地告訴了李老爺,並附上了最新的計劃書。他將信件交給一個可靠的衙役,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將信件送到李老爺手中。
幾天後,衙役帶來了李老爺的回信。李老爺表示對工程很感興趣,願意提供資金支援,但前提是要親自到現場考察。
顧長淵大喜過望,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擔心鄭富商會在李老爺考察期間從中作梗,但他別無選擇,只能應允。
他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成敗在此一舉……”他走到桌案前,拿起地圖,目光落在河道疏浚工程的標記上,手指緩緩地沿著標記的路線移動……
顧長淵凝視著地圖上蜿蜒的河道,手指沿著線路緩緩移動,彷彿在推演著未來的走向。李老爺的回信如同暗夜中的一盞微光,帶來希望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鄭富商和孫師爺不會坐視不理,他們必然會在李老爺考察期間設下重重阻礙。
“凜風,”顧長淵抬起頭,目光堅定,“李老爺的回信你看了,我們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徐凜風點點頭,冷靜地分析道:“鄭富商的目的是阻撓工程,他可能會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煽動百姓鬧事,二是賄賂李老爺身邊的人,散佈不利於工程的謠言。”
“不錯,”顧長淵贊同道,“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首先,要加強對工程沿線百姓的宣傳工作,讓他們瞭解工程的意義和好處,穩定民心。其次,要派人暗中調查李老爺身邊的人,找出可能被鄭富商收買的物件,提前做好防範。”
接下來的幾天,顧長淵和徐凜風分頭行動,緊張地部署著各項工作。顧長淵親自走訪工程沿線的村莊,耐心地向百姓解釋工程的意義,並承諾工程一旦完工,將會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他真誠的態度和清晰的講解,逐漸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援。
徐凜風則暗中調查李老爺的背景和人際關係,發現李老爺身邊確實有一個管家,為人貪婪,很可能成為鄭富商的突破口。徐凜風不動聲色地收集了這個管家的犯罪證據,並將其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備不時之需。
與此同時,顧長淵也在積極準備著李老爺的考察工作。他重新修訂了計劃書,補充了更多的細節和資料,力求讓李老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