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淵的目光凝滯在試卷上,最後一題赫然呈現:論當今賦稅制度之弊端及改革之策。這題目看似尋常,實則暗藏玄機,稍有不慎便會落入陷阱。當今賦稅制度牽扯甚廣,盤根錯節,稍有議論便會被扣上妄議朝政的帽子。更何況,這題目要求考生提出改革之策,一個不慎,便會得罪權貴,甚至招來殺身之禍。
他握著筆桿的手微微顫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想起之前在學館學習時,張夫子曾對賦稅制度大加讚賞,將其描繪成國之根本,不可動搖。而如今,這道考題卻要求他指出其弊端,並提出改革之策。這其中的矛盾,讓他一時不知所措。
難道張夫子是在誤導他?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卻在他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如果張夫子真的是在誤導他,那麼他的目的又是什麼?顧長淵不敢再想下去,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他告誡自己,不能被張夫子的言論所束縛,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去分析問題。他閉上眼睛,將紛亂的思緒拋諸腦後,開始重新審視這道考題。
賦稅制度的弊端……顧長淵的腦海中浮現出他在流落街頭時所見所聞:商販們為了躲避沉重的稅賦,不得不偷偷摸摸地進行交易;農民們因為交不上賦稅,被迫賣兒賣女,甚至家破人亡……這些景象,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改革之策……顧長淵的思緒開始活躍起來。他想起在現代社會學習到的各種經濟理論,以及歷史上那些成功的賦稅改革案例。他開始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試圖將這些知識與當前的朝代背景相結合,尋找一條可行的改革之路。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顧長淵的草稿紙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他寫了又擦,擦了又寫,眉頭緊鎖,彷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坐在高臺上的陳考官注意到了顧長淵的舉動。他輕蔑地瞥了一眼顧長淵,心中更加不屑。一個落魄子弟,也妄想解答如此高深的題目?他甚至懷疑,顧長淵根本就是在裝模作樣,故弄玄虛。
陳考官起身,踱步走到顧長淵身旁,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怎麼,不會寫?”陳考官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
顧長淵抬起頭,目光與陳考官相遇,眼神中沒有絲毫慌亂,反而透著一股沉穩。“回考官,學生正在思考。”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陳考官冷哼一聲,“思考?我看你是在裝模作樣!這道題的難度,豈是你這種落魄子弟能夠理解的?”他輕蔑地掃了一眼顧長淵的草稿紙,上面塗塗改改,滿是墨跡,更加印證了他心中的想法。
顧長淵並未理會陳考官的嘲諷,他重新低下頭,繼續思考。他知道,陳考官對他的出身抱有偏見,但他不能因此而亂了陣腳。他必須冷靜下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他在草稿紙上又寫下幾種方案,一種是循規蹈矩,順著張夫子之前對賦稅制度的讚揚去寫,但這無疑是自欺欺人,也違背了他的本心。另一種是大膽激進,直接批判現有制度的弊端,並提出徹底改革的方案,但這風險極高,稍有不慎便會招來禍患。他還嘗試從其他角度入手,比如從歷史的角度分析賦稅制度的演變,從民生的角度探討賦稅制度的影響等等。
他寫了又擦,擦了又寫,思緒如同纏結的絲線,難以理清。考場內一片寂靜,只有筆尖與紙張摩擦的沙沙聲,以及考生們偶爾的咳嗽聲。這種壓抑的氛圍,讓顧長淵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難。
考場外,徐凜風來回踱步,焦急地等待著。他知道這最後一題的難度,也清楚陳考官對顧長淵的偏見。他心中隱隱擔憂,卻又無能為力。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顧長淵能夠逢凶化吉。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顧長淵的壓力越來越大。他知道,時間不等人,他必須儘快做出選擇。他抬頭看了一眼高臺上的沙漏,裡面的沙子已經快要流盡。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突然,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一個獨特的思路浮現出來。他想起在現代社會學習到的“以民為本”的理念,以及歷史上一些成功的賦稅改革案例。他意識到,改革的關鍵不在於徹底推翻現有制度,而在於如何平衡國家利益與百姓福祉。
他開始按照這個思路在試卷上書寫,筆尖在紙上飛快地舞動。他的書寫速度很慢,因為他要確保每一個字都是正確的,而且他也擔心這個思路不被考官認可。
陳考官再次走到顧長淵身旁,看到他終於開始在試卷上書寫,臉上露出一絲冷笑。“怎麼,終於肯寫了?我看你寫的是什麼……”陳考官彎下腰,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