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嚴懲!”
孫御史的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響起了一片附和聲。
“孫大人所言極是!顧長淵的新政,已經引發了諸多問題,必須立即停止!”
“陛下,顧長淵居心叵測,其行徑令人髮指!”
朝堂氣氛對顧長淵極為不利,皇帝的臉色也越來越陰沉。
面對洶湧的民怨和朝堂上的壓力,顧長淵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他站在混亂的鹽場中,緊握雙拳,目光堅定。
“凜風……”
“凜風,”顧長淵低聲喚道,聲音裡聽不出絲毫慌亂,“去查,查清楚這背後究竟是誰在搗鬼。”
徐凜風微微頷首,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顧長淵則留在鹽場,努力安撫躁動的鹽工,試圖解釋新政的真正意義。他知道,此刻必須穩住局面,否則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徐凜風心思縝密,行動迅速。他喬裝打扮,深入鹽工之中,暗中觀察,仔細聆聽。很快,他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一些鹽工的言辭閃爍其詞,他們的憤怒似乎過於刻意,更像是被某種力量煽動起來的。順著這條線索,徐凜風順藤摸瓜,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趙鹽商身上。
經過幾天的暗中調查,徐凜風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趙鹽商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暗中勾結錢鐵廠主,買通了李監工等新政執行人員,故意製造混亂,阻撓新政推行。他們甚至還收買了部分商會成員,散佈謠言,煽動民怨。一份份賄賂記錄,一封封密信,將趙鹽商和錢鐵廠主的陰謀暴露無遺。
得到徐凜風的訊息後,顧長淵心中有了底。他不再試圖安撫那些被煽動的鹽工,而是直接返回京城,準備在朝堂上揭露真相。
幾日後,朝廷議事廳內,氣氛凝重。孫御史再次上奏,聲淚俱下地控訴顧長淵的新政導致民怨沸騰,請求皇帝立即停止新政。朝堂上,許多大臣紛紛附和,要求嚴懲顧長淵。
就在皇帝猶豫不決之時,顧長淵站了出來。他神情平靜,聲音鏗鏘有力:“陛下,臣有本奏!”
他將手中的證據一一呈上,詳細講述了趙鹽商和錢鐵廠主如何買通李監工、周辦事員等新政執行人員,如何製造混亂,煽動民怨,阻撓新政推行的全過程。
“陛下,這些證據足以證明,鹽場的騷亂並非新政本身的問題,而是有人故意破壞!這些人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其罪當誅!”
顧長淵的聲音擲地有聲,在議事廳內迴盪。他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最終落在了趙鹽商和錢鐵廠主身上。兩人臉色煞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鐵證如山,容不得抵賴。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徹查此事。
然而,就在此時,顧長淵卻突然開口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報……”他從袖中取出另一份卷宗,緩緩展開。上面記載的,是另一件更加驚人的事情……\"這……\"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更加陰沉。“這……這卷宗上所記,可是屬實?”皇帝的聲音微微顫抖,指著卷宗上的內容,目光凌厲地掃過趙鹽商和錢鐵廠主。卷宗上,詳細記載了趙錢二人勾結邊境蠻族,私運鐵礦,意圖謀反的罪證。密信、地圖、證人供詞,樁樁件件,鐵證如山。
趙鹽商和錢鐵廠主如遭雷擊,臉色慘白,癱軟在地。他們原以為只是阻撓新政,最多被罰沒些家產,卻沒想到顧長淵竟然掌握了他們謀反的證據。
“陛下明鑑!”顧長淵拱手道,“臣早已暗中調查,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趙錢二人狼子野心,妄圖謀反,罪不可恕!”
朝堂之上,一片譁然。眾臣議論紛紛,看向趙錢二人的目光充滿了鄙夷和恐懼。孫御史更是嚇得渾身發抖,他原本只是想借機彈劾顧長淵,卻沒想到竟然牽扯出如此驚天大案。
皇帝龍顏大怒,下令將趙鹽商和錢鐵廠主打入大牢,嚴刑拷問。那些被收買的李監工、周辦事員等人,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這場風波過後,朝堂之上,支援新政的聲音多了起來。就連之前一直反對新政的官員,也開始轉變態度。畢竟,與謀反大罪相比,新政帶來的些許利益變動,根本不值一提。
顧長淵知道,這次的勝利來之不易。他成功揭露了趙錢二人的陰謀,為新政的推行掃清了一大障礙。但是,他也明白,這僅僅是一個開始。舊勢力的根基深厚,盤根錯節,遠不止趙錢二人。
他看向徐凜風,眼神中帶著一絲凝重。徐凜風微微頷首,他知道顧長淵心中所想。這場鬥爭遠未結束,他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回到府邸,顧長淵獨自一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