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章 學館論戰破偏見

“肅靜!”顧長淵一聲怒喝,學館內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他深吸一口氣,正準備再次開口解釋,卻見宋學究緩緩說道:“顧大人,老夫有一問,不知大人能否解答?”

顧長淵微微頷首:“老先生請講。”

宋學究捋了捋鬍鬚,目光如炬地盯著顧長淵:“依大人之見,何為‘治世之才’?”

顧長淵正欲作答,卻感到有人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袖。他轉頭一看,是徐凜風。徐凜風面色凝重,附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徐凜風湊近顧長淵,壓低聲音說道:“大人,宋學究醉心經史,不諳世事。莫要與他糾纏理論,不如以例項說服眾人。”他遞上一份卷宗,“這是近幾年各地官員的政績考核,其中不乏科舉出身的官員,治下卻民生凋敝,百業蕭條。大人可由此入手。”

顧長淵心領神會,接過卷宗,環視眾人,朗聲道:“宋老先生所言治國安邦之根本,晚生不敢苟同。空談經史,不問民生,如何能安邦定國?”他翻開卷宗,“諸位請看,這位張大人,科舉出身,滿腹經綸,卻在其治下三年,賦稅未增反減,百姓流離失所。再看這位李大人…”

顧長淵將卷宗中幾個典型案例娓娓道來,這些案例皆是地方官員因循守舊、缺乏實幹能力,導致地方發展滯後,百姓生活困苦的例項。他並非空談理論,而是以具體的事實,擺在眾人面前。

一些原本支援宋學究的學子開始動搖,他們低聲議論起來。有人說道:“原來如此,看來舊制科舉也並非完美無缺。”也有人質疑道:“這些只是個例,並不能代表全部。”

宋學究見勢不妙,輕咳一聲,打斷眾人的議論:“顧大人,你所說的這些,不過是些地方上的小事,豈能動搖我朝數百年來的科舉制度?”

顧長淵正要反駁,柳才子又跳了出來,高聲說道:“顧大人,你這是以偏概全!我朝科舉選拔出的官員,大多都是治世能臣!你如此詆譭科舉,居心何在?”

柳才子的話,再次激起了部分學子的不滿。他們紛紛指責顧長淵,學館內再次喧譁起來。

顧長淵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今日想要說服所有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看了一眼徐凜風,徐凜風微微點頭,示意他暫且退一步。

“今日辯論,到此為止。”顧長淵高聲說道,“諸位若有疑問,可自行查閱各地官員政績。改革之事,並非一蹴而就,還望諸位三思。”

說罷,顧長淵便帶著徐凜風離開了學館。

柳才子看著顧長淵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轉身對宋學究說道:“宋老先生,這顧長淵詭計多端,我們不能讓他得逞!”

宋學究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明日,老夫便在學館再次組織集會,務必讓所有學子都明白,改革科舉的危害!”

夜幕降臨,顧長淵的書房內,燈火通明。他與徐凜風相對而坐,兩人都沉默不語。

“大人,今日之事,恐怕是有人在背後操縱。”徐凜風打破了沉默。

顧長淵點點頭,他心中也隱隱有了猜測。今日學館中的氣氛,以及柳才子的表現,都太過反常。

“明日學館的集會,我們必須有所準備。”顧長淵沉聲說道。

徐凜風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緩緩說道:“大人,我總覺得,這背後,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操控著這一切……”他頓了頓,目光落在了書桌上的一封信函上,信封上赫然印著一個醒目的“鄭”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