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突襲,時而撤退,讓敵軍防不勝防。在唐軍的不斷騷擾下,宋金剛的糧草供應逐漸出現問題,士兵們計程車氣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削弱敵軍的補給線,李世民採取了分兵騷擾的策略。他分兵隰、汾,直搗敵軍的要害,對劉武周漫長的補給線進行持續不斷的騷擾。劉武周漫長的補給線上,最薄弱的地方是雀鼠谷,李世民就從隰、汾側擊這個狹窄的通道,破壞敵軍的補給。而劉武周要保護自己的補給線困難得多,呂梁山為唐軍所控制,在出呂梁山以前,唐軍幾乎沒有危險。經過一番激烈的較量,唐軍逐漸佔據了上風,宋金剛軍糧草匱乏,難以支撐。
在這段相持的日子裡,李世民並沒有閒著。他深知情報的重要性,於是派出大量的探子,深入敵軍內部,收集情報。透過這些探子的努力,李世民對敵軍的部署、兵力分佈以及行動規律有了深入的瞭解。
與此同時,李世民還注重安撫當地百姓。他深知百姓是戰爭勝利的基礎,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援,才能贏得這場戰爭。於是,他釋出王教曉諭百姓,承諾會保護他們的安全,讓他們過上安定的生活。百姓們聽說李世民率軍前來,無不前來歸順,由近及遠,前來的人日益增加。在百姓的支援下,唐軍逐漸徵收糧食,軍糧問題得到了緩解。
武德二年(619 年)十二月,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攻打夏縣的呂崇茂。呂崇茂不敵,急忙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不敢怠慢,立即派尉遲恭、尋相前往救援。結果,唐軍在尉遲恭和尋相的猛烈攻擊下,全軍潰敗。
尉遲敬德、尋相擊敗唐軍後,準備回澮州。秦王李世民得知這個訊息後,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打擊敵軍計程車氣。他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人在美良川設下埋伏。當尉遲恭、尋相的軍隊進入埋伏圈後,唐軍突然殺出。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火光沖天。尉遲恭雖然勇猛,但在唐軍的突然襲擊下,也陷入了困境。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唐軍大敗尉遲敬德,殺了二千多人。
不久,尉遲敬德、尋相又秘密帶精騎往蒲反援救王行本。李世民得知後,親自率領三千步兵騎兵,從小路連夜趕到安邑。當尉遲敬德、尋相的軍隊到達安邑時,李世民的軍隊如神兵天降,對他們發起了突然襲擊。尉遲敬德、尋相二人隻身逃脫,部下全部被俘。李世民又回到柏壁,繼續堅守。
武德三年(620 年)正月,唐將軍秦武通擊降王行本。二、三月,唐將王行敏、李仲文分別在潞州、浩州擊退劉武周軍的進攻。唐將張德政襲斬護運糧餉的劉武周部將黃子英,佔領張難堡,成功切斷了汾水東側的宋金剛軍糧道。
經過半年左右的相持,宋金剛所部糧草消耗殆盡,士氣大不如從前。看著日益疲憊、士氣低落計程車兵,宋金剛知道,繼續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決定向北撤退。
李世民一直密切關注著敵軍的動向,當他得知宋金剛開始撤退時,心中大喜。他知道,期待已久的戰機終於到來了。李世民當機立斷,當即率全軍追擊。
唐軍如猛虎下山一般,沿著敵軍撤退的路線,窮追不捨。在呂州,唐軍追上了宋金剛所部的後衛部隊。這是一場激烈的戰鬥,唐軍士氣高昂,而敵軍則無心戀戰。在唐軍的猛烈攻擊下,宋金剛的後衛部隊全軍覆沒。
隨後,李世民馬不停蹄,一晝夜急行軍 200 餘里,在鼠雀谷追上了宋金剛。此時的宋金剛軍隊,已經疲憊不堪,士氣低落。而唐軍則士氣高昂,如同餓狼一般。李世民一聲令下,唐軍向宋金剛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一天之內,唐軍與宋金剛的軍隊交鋒八次,每一次交鋒,唐軍都取得了勝利。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唐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宋金剛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這一天,唐軍殺死、俘虜了數萬人,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當夜,唐軍在雀鼠谷西原宿營。經過一天的激戰,士兵們都疲憊不堪。李世民也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有脫下盔甲了。全軍只有一隻羊,李世民與將士們分吃了這一隻羊。在艱苦的環境中,李世民與士兵們同甘共苦,進一步凝聚了軍心。
四月二十三日,李世民帶兵赴介休。此時的宋金剛還有二萬人,他在介休西門列陣,將軍佇列成了 7 里長的陣勢。戰場正面狹窄,不利迂迴,且敵軍背城列陣,不易潰散。
李世民深知這場戰鬥的艱難,但他並沒有退縮。他冷靜地分析著敵軍的陣勢,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李世民派出秦叔寶、程知節等為北路,翟長孫等在南,攻擊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