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曹魏新篇:軍政農商齊變革,邁向初始大陸志(2)

第四十九章 曹魏新篇:軍政農商齊變革,邁向初始大陸志(2)

在軍事與農耕商業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之後,曹魏猶如一輛疾馳在發展道路上的馬車,各個車輪都在有力地轉動。曹操在林雨薇以及現代人才的引領下,深刻洞察到若要這輛馬車行穩致遠,駛向那遙遠而充滿未知的初始大陸,僅僅依靠武力與物質的堆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智慧的引領與人才的支撐。而文化教育,便是孕育智慧與人才的搖籃,在這一方面,曹魏也正積極探索,力求培育出足以支撐其偉大抱負的賢才俊彥。

曹操積極接納林雨薇等人的建議,大力興辦官學與私學。一時間,學府林立於曹魏大地,其課程體系除傳統經典外,還大膽增添了自然科學、數學、醫學等現代知識。眾多出身貧寒的子弟,仿若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紛紛獲得了珍貴的求學機會,得以在這良好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他們心懷壯志,渴望成為國家棟梁,為曹魏的文化傳承與人才儲備註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在新建立的太學總院的自然科學實驗室裡,擺放著諸多簡易卻精妙的實驗器具。槓桿、滑輪裝置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金屬光澤,學子們圍聚於此,興致勃勃地擺弄著這些器具,親身體驗力學原理的神奇。一旁的自制天文觀測儀器,如簡易的渾天儀模型,吸引著那些對星象充滿好奇的學子。他們在靜謐的夜晚,仰望著星空,透過渾天儀仔細觀察星象運動,不時對照著書籍記錄資料,驗證所學天文知識,眼神中滿是對宇宙奧秘探索的渴望。

學校的圖書館內,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古籍善本,儒家經典、諸子百家著作散發著古樸的氣息。而在一個特殊的區域,存放著透過與系統商城貿易以及林雨薇等人幫助獲取的來自未來世界的基礎科學書籍的手抄本或譯本。這些珍貴的書籍涵蓋生物學、化學等領域基礎知識,學子們汲取著全新的知識養分,彷彿開啟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

學府鼓勵學子們成立各種學術社團,其中 “墨研會” 專注於工程技術與器械發明的探討,“杏林社” 則以醫學研究和實踐交流為主。“墨研會” 的研討室內,時常傳來激烈的討論聲。社團邀請了工匠大師前來分享打造兵器與農具的經驗技巧。工匠大師手持各種工具模型,詳細講解著製作的關鍵要點,學子們圍坐四周,目不轉睛地聆聽著,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在交流中,一位學子靈感突發,提出了關於改進耕犁結構的新思路,他認為可以在耕犁的鏵頭部位增加一個可調節角度的裝置,這樣便能根據不同土壤質地更靈活地翻土,提高耕作效率。眾人聽聞,紛紛展開討論,對這一想法進行完善補充。

“杏林社” 的學子們也沒閒著,他們經常深入山林,採集草藥樣本,帶回學府與林雨薇她們帶來的醫學典籍中的知識相互印證。一位名叫趙軒的學子,在學習現代醫學知識後,對傳統的針灸療法產生了新的思考。他結合人體經絡圖譜和現代解剖學知識,嘗試改進針灸穴位的定位方法,使針灸治療更加精準有效。

每年春秋兩季,學府都會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春季研討會上,文學與歷史研究成果琳琅滿目。一位學子站在臺上,激情澎湃地闡述著自己對赤壁之戰的新解讀,他從軍事戰略、政治格局、人物心理等多方面進行分析,觀點新穎獨特,臺下的聽眾們不禁陷入沉思,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另一位學子則誦讀著自己創作的詩詞,其詩詞風格融合了古典韻味與現代情感表達,讓眾人耳目一新。

秋季研討會則聚焦於自然科學與應用技術。在水利工程的討論區域,學子們圍站在一幅巨大的曹魏疆域水利圖前,探討如何將水利工程原理更好地應用於農田灌溉實際。一位擅長數學的學子根據地形資料和水流速度,提出了一種新的灌溉渠道設計方案,能夠使水源更均勻地分佈到農田各處。在兵器設計區域,學子們擺弄著各種兵器模型,討論新型兵器設計的可行性。有人提出在箭矢的尾羽處新增特殊的穩定裝置,可提高箭矢飛行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曹操及眾謀士有時也會親臨研討會,他們穿梭於各個討論區域,傾聽學子們的見解,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或建議,與學子們互動交流,激發他們的思考。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魏學府中的學子們逐漸嶄露頭角。在一次盛大的學術交流會上,各方學子匯聚一堂,展示自己的所學所思。一位研習天文曆法的學子,憑藉對星象的精準觀測與深入理解,提出了一種更為精確的節氣推算方法,這一成果不僅有助於農事安排,更在航海等領域有著潛在的應用價值,引得眾人陣陣讚歎。而另一位鑽研數學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