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是被看到的失敗,而失敗,是勝利的藏身之處。”
懶蟲成長學院上線後的第三週,一則使用者評論在社交平臺引發了熱議:
“懶蟲聯盟的課程真的是失敗者需要的嗎?技能提升確實重要,但情緒疏導太蒼白了。那些真正失意的人,根本不是靠幾句雞湯就能站起來的。”
起初,林川並未把這條評論當回事,但隨著轉發量激增,越來越多類似的聲音湧現出來。
“成長學院?這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ppt式‘成功學’嗎?”
“失敗者需要的不是強行改變,而是有人能真正理解我們當下的困境!”
這些批評讓林川意識到,懶蟲聯盟20的設計,或許過於理想化了。他迫切希望拉近與使用者的距離,重新理解失敗者的真實需求。
林川決定親自下場,進行一場大規模的使用者調研。他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懶蟲聯盟的普通使用者進行面對面訪談。
第一站,他選擇了一位熱衷在平臺投稿的使用者,“落魄詩人”。這是一位文學系畢業後投身寫作,但一直無人問津的青年。他在分享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困頓:“我不需要人告訴我該學什麼技能,我只是希望,有人能看到我的價值,哪怕只有一次。”
第二站,他拜訪了一名中年女性,“舊夢織補”。她因家庭變故被迫放棄職業生涯,現在靠開一家小裁縫鋪勉強維持生計。她告訴林川:“失敗不只是失去工作或夢想,更多時候,是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第三站,林川在一次公開分享會上遇到一位特殊使用者,“虛無的灰”。這是一名長期飽受抑鬱症困擾的大學生,他的失敗並非外部原因,而是源於自我否定:“我甚至覺得,成功和失敗都不屬於我。我只是想要一個地方,能讓我感到活著。”
這些訪談深深觸動了林川。他意識到,懶蟲聯盟20的課程雖然精心設計,卻過於追求結果導向,而忽略了失敗者當下的情緒和困境。
在一次團隊會議上,林川將調研結果分享給大家,並提出調整計劃:
“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失敗的定義,懶蟲聯盟的核心,應該是讓每個人接受並擁抱自己的失敗,而不是急著變成一個‘成功者’。”
然而,這一提議遭到部分團隊成員的反對。
“林川,你不能一味地遷就使用者情緒。我們設計的課程是為了幫助他們進步,而不是讓他們沉溺於失敗的舒適區。”一位課程負責人嚴肅地說道。
另一位成員則支援林川的觀點:“懶蟲聯盟的初衷,就是為失敗者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如果我們違背了這個初衷,哪怕課程再成功,也失去了意義。”
爭論最終沒有得出明確的結論,但林川知道,他必須做出改變。他決定啟動一個全新的實驗專案,驗證他的理念。
林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無用空間”。
“這是一個沒有目標、沒有評價、沒有任何要求的線上聊天室,失敗者可以在這裡隨意表達,無需擔心被打斷、被批評或者被引導。”
專案啟動時,林川親自擔任主持人。他設定了幾個簡單的規則:
1 每次對話限時1小時,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參加。
2 無需介紹背景,只需講述自己的當下感受。
3 無論內容如何,所有人都只能傾聽,不能提供建議或評論。
第一期實驗的參與人數只有30人,但最終一小時的沉默與傾訴結束後,評論區意外地熱鬧起來。
“原來,我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廢柴。”
“謝謝你們聽我說,這可能是我人生第一次被真正聽到。”
隨著實驗的推廣,“無用空間”成為懶蟲聯盟的爆款專案。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他們發現,這個沒有目的的空間,恰恰讓他們找到了前進的力量。
就在“無用空間”被廣泛關注的同時,外界對懶蟲聯盟的批評卻再次出現。
“失敗者的無用空間?這不過是給失敗者一個逃避現實的藉口。”一名知名心理學家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質疑。
更糟糕的是,招聘平臺的合作伙伴也開始表達不滿:“無用空間的理念,和我們提供實用技能支援的初衷完全相悖。如果繼續這樣,我們恐怕無法合作下去。”
林川再次站在了選擇的十字路口。他必須決定,懶蟲聯盟未來的方向,是繼續走向功能化的“成長平臺”,還是堅守初心,成為失敗者的“情感避難所”。
:()我,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