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突圍第二十三章想致富與怎樣做到致富
每個人都希望能致富,但是卻很難致富。《思考致富》一書給了人們一些步驟值得參考。
第一步:夢想(巴恩斯從流浪者變成了發明家)
第二步:看到就能做到(堅信自己能做到)
第三步:自我暗示
第四步:運用知識(把同事當成老師)
第五步:運用想象力,把智慧變成賺錢的工具
第六步:心動不如行動(永不言棄)
第七步:克服拖延症
第八步:堅持不懈的信心
第九步:驅動力
第十步:正確運用靈感的力量
第十一步:運用七種積極的情感(慾望、熱忱、信心、浪漫、愛、希望和性)
第十二步:運用情感的力量來催動潛意識、創造性想象力、自我暗示
第十三步:相信第六感的力量
現實中會遇到各種逆境,想到卻難以做到,即使堅持,也做不到。生活往往是一個夢想的浪漫美好與現實殘酷相沖突的故事。因此會想方設法來解決這種逆境。
故事的主人公吳達城有一段時間,想做什麼,就成功什麼。因為他想要的,剛好是別人想給的,他想要的,剛好是別人不想要的。他想要的,別人是不知道的,不會和他去搶的。
生活中,他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弱者,家裡家境貧寒,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凡是要和別人搶的,他一般是搶不到的,凡是和別人需要競爭的,他一般是競爭不到的,所以有一段時間,他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避開所有的熟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度,從頭再來。這樣,一呆,就在英國呆了五年。去英國之前,他籌謀了準備了很久,也一個人都沒有告訴,所以當他踏上英國倫敦之後,他也只能告訴朋友,他在新加坡。從小到大,大人一直是這樣管束他,他想做什麼,大人就反對什麼,他喜歡哪個女孩,父母或長輩就反對交往,長此以往,他索性就不彙報,不溝通。免得節外生枝,惹來一堆非議。長輩們說的都沒有錯,因為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個決定,都會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長輩們,總是對他說,這是為你好。
也有一段時間,他想做什麼,就做不成什麼。凡是想做的事情,被第二個人知道,好像被上帝捉弄一樣,那件事情就做不成功。夢想就無法達成。想到的事情,就做不到。其實去拉斯維加斯之前,他本來想去的地方是莫斯科。但訊息一洩漏,董事長就打來電話,說俄羅斯不是我們集團想開發的市場。我們主要目標市場在歐美。所以他就改道去了拉斯維加斯。
他最好的打算是拜訪十個大客戶,成交一個大客戶。實際上展會上見了三十個客戶也不止,成交的客戶是零。如果不是遇到傑西卡,過去的方潔,也許他真的一單生意都做不成。國外的客戶對中國生產的產品是一百個不放心,在他們眼裡,中國好多的產品以次充好,製假售假,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一曝光,中國產品的質量問題和信譽問題,更是讓外國人聞風喪膽。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想要獲得客戶的信任,幾乎是白費口舌。
在洛杉磯轉機時的機場上,他遇到一個十七歲的男孩,他說,父母想讓他在美國闖一闖,就讓他一個人在洛杉磯留學,房東做的菜他吃不慣,小小的房間他也住不慣,全英文的教學流程,他更不習慣。放學的路上,還要被黑人偷錢包,甚至要拿著槍,抵著他的頭,要搶他脖子上的項鍊以及手上的名錶。他哭著和父母說,想回家。父母安慰說,活著就好。下次就穿得樸素點,不能穿金戴銀,不能太過招搖。
那個也要回國的十七歲的小男孩,剛好坐在吳達城旁邊,和他是同一趟班機。飛了十多個小時。這在以前,吳達城根本沒有想到,有的父母可以把十幾歲的孩子一個人放在國外留學。他說,他從初一十三歲就出來了。一年父母要花費三四十萬,為的就是讓他接受美國式的教育,純英文的教育,為的是未來可以和老美平起平坐。他的父母這麼想了,也這麼做了。
吳達城回國前,也曾經也想過,就留在拉斯維加斯和白玫瑰共度餘生,可是他知道,在美國工作未落實,沒有事業基礎的情況下,想要生存下去,而且想要和白玫瑰,長廂廝守是不可能的。一個禮拜的停留還馬馬虎虎。想到與做到有很大距離。他曾和董事長提起過,在美國設立分公司或海外倉,都以時機不成熟為由,被一次又一次的否決掉。還說,就算設了分公司,設了海外倉,也有可能做不出業務。
隔行如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