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從沙場到宮廷: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路(下)

集、薛萬徹等人討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逝,其子麴智盛繼位並投降唐朝。唐朝隨後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紛紛到長安朝貢。

645年(貞觀十九年)二月,李世民以高句麗攝政弒主虐民為由,親率唐軍從洛陽北進攻打高句麗。儘管最終因氣候寒冷和糧食短缺班師回朝,但唐軍在這次遠征中取得了多次勝利,攻佔了多座城池,並俘虜了大量的高句麗人口和物資。

647年(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派兵攻擊高句麗。牛進達、李積、李海岸率領唐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經歷百餘戰,皆取得了勝利,隨後攻克了石城,並在積利城下大敗高句麗軍隊,共斬首級兩千。同年底,高句麗王派遣其子莫離支任武入朝謝罪。648年,古神感率領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在易山,唐軍遭遇了約5000名高句麗的步騎兵,併成功將其擊敗。當晚,超過一萬名高句麗軍試圖襲擊古神感的船隻,但再次被唐軍擊退。

與此同時,大將薛萬徹率軍渡過鴨淥江,抵達泊灼城。面對唐軍的攻勢,高句麗人紛紛棄城而逃。大酋長所夫孫試圖抵抗,卻被薛萬徹斬首。隨後,薛萬徹又擊敗了三萬名前來增援的高句麗軍隊。645年(貞觀十九年),薛延陀首領多彌可汗拔灼率軍前來與唐朝大軍交戰。第二年,唐軍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擊,最終打敗了拔灼,薛延陀的附庸回紇出兵將其消滅。隨後,拔灼的堂兄咄摩支向唐軍投降,標誌著薛延陀的滅亡。

646年(貞觀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設立了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了單于都護府,極大地擴充套件了唐朝的疆域。此時,唐朝的版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至玄闕州(後改名餘吾州),西達安息州(今烏茲別克布哈拉),東到哥勿州(今吉林通化)。

歷史評價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備受讚譽的帝王之一,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領導力著稱。他在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特別是透過玄武門之變鞏固了政權,對初唐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李世民對待少數民族政策開明,多采用懷柔手段,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魏徵曾說:“陛下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治理國家,到中年時已經統治了億兆人民。您起初以武力統一了海內,最終用文德贏得了遠方民族的歸附。”

房玄齡表示:“陛下集眾多美德於一身,無所不備。作為臣子,我們非常珍惜和重視這些美德,愛戴並珍視陛下。”

李治回憶道:“先帝親身披甲上陣,親歷戰陣,戎裝常被馬汗浸溼,頭盔裡甚至生出蝨子。他平定了天下,安定了百姓。短短數年間,四海之內一片安寧。之後,他感恩上帝,開始治理人民,使國家繁榮昌盛。”

司馬光高度評價唐太宗李世民,認為他的文治武功遠超前代。唐太宗善於驅策英雄、廣納賢才,樂於接納良謀與直諫。他解救民眾於水火,使百姓安居樂業,化盜賊為君子,令社會和諧穩定,衣食無憂。其統治下,法律幾乎無須動用。突厥領袖在長安臣服,北海沿岸納入大唐版圖。自三代以來,中國的繁榮昌盛在太宗時期達到了新高峰。

經濟方面,太宗皇帝將目光聚焦於農業生產這一關乎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他深知民以食為天,只有讓老百姓衣食無憂,社會才能穩定和諧。為此,他推行了多項優惠政策來減輕農民的負擔,並大力興修水利工程,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隨著農業的蓬勃發展,商業貿易也逐漸的繁榮起來,城市裡店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經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勢。

另外太宗皇帝對教育事業的關注同樣令人矚目。他下令設立了國子監等諸多高等學府,聘請博學鴻儒擔任教師,悉心教導學生。這些學府不僅傳授儒家經典、詩詞歌賦等傳統文化知識,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此外,他以身作則,常常親自參與學術研討活動,與大臣們共同研讀古代典籍,深入探討治國理政的方略。

正是由他所實施的這一系列的改革舉措,使得唐王朝在短短數年之間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一個嶄新而強大的帝國已然崛起於東方大地之上。

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為唐朝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透過下面趣事逸聞,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瞭解這位偉大帝王的不同側面,看到他不僅是一位睿智且胸襟開闊的領導者。

與魏徵的君臣佳話:

魏徵,這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