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臨危登基:唐肅宗李亨面臨的挑戰(上)

唐肅宗李亨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於756年至762年間在位。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親為元獻皇后楊氏。李亨早年被封為陝王,並擔任安西大都護,負責管理西部邊疆事務。後來,又被改封為忠王,併兼任朔方大使和單于大都護等重要職務,顯示了他在軍事和行政上的才能。738年,李亨正式成為皇太子,肩負起未來繼承皇位的重任。

755年,安祿山叛亂爆發,迅速席捲中原地區,威脅到了唐朝的核心統治區。隨著長安陷落,唐玄宗李隆基被迫逃離了京城,前往蜀地避難。此時,太子李亨並未隨同南下,而是選擇北上朔方(今寧夏靈武一帶),帶領兩千禁軍避難。在朔方,李亨得到了當地將領和士卒的支援,在756年七月於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這一舉動不僅穩定了北方局勢,也為抵抗叛軍提供了新的領導核心。

登基後,肅宗迅速組織力量,親自率領軍隊對抗叛軍,逐步收復失地。經過艱苦的努力,唐肅宗在757年成功收復了長安和洛陽這兩座重要的城市。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軍民士氣,標誌著唐朝開始從安史之亂的陰影中逐漸恢復過來。隨後,唐肅宗派人迎接從蜀地返回的唐玄宗,父子二人在長安重逢,象徵著國家秩序的重建。

唐肅宗李亨的一生充滿了挑戰與責任,不僅在動盪時期成功登基,還帶領唐朝度過了安史之亂這一重大危機。在安史之亂期間,他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決心,他的努力不僅穩定了局勢,也為唐朝後續的復興奠定了基礎。儘管面臨諸多困難,李亨依然能夠團結各方力量,共同抵禦外敵,展現了作為帝王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在位期間,肅宗平息叛亂當中,嘗試解決天寶時期遺留下來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同時在文化、外交等方面也有所貢獻。他還留下了一些詩歌作品,如《延英殿玉靈芝詩》和《賜梨李泌與諸王聯句》等,顯示了他的文學修養。宰相張說曾稱讚李亨有著非凡的氣質和才能,認為他是國家的一大福祉。

長期的戰亂使得國家的經濟受損嚴重,人民生活困苦,而唐肅宗本人也因連年征戰和個人健康問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最終,在平定安史之亂同年,即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去世,終年五十一歲,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唐肅宗的一生充滿了挑戰與變革,他不僅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還承擔著中興大唐的歷史使命,其在位期間的努力對結束安史之亂及後續的政治改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年經歷

李亨出生在長安東宮的一個別殿裡,初名李嗣升。他的母親楊氏出身於顯赫的弘農楊氏家族,該家族在隋唐時期有著重要的地位。李亨的父親李隆基在與楊氏成婚前不久被立為太子。由於當時宮廷內部政治緊張,特別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間的關係不佳,他一度考慮過讓楊氏服用墮胎藥以避免可能的政治麻煩,但最終沒有這麼做。

李亨出生後,並未與生母楊氏共同生活,因為按照宮廷規矩,太子妃王氏(後來成為唐玄宗的皇后)的地位高於其他姬妾,而王氏又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李亨被王氏收養,得到了她的悉心照料和疼愛。李亨兩歲時被封為陝王。到了715年正月,他的哥哥李瑛被立為皇太子。

李亨在五歲時(716年)被任命為安西大都護,以及多個地區的安撫大使,但這些職位都是象徵性的,他並未實際就任。從這時起,唐朝開始有諸王遙領節度使的先例。為了培養王子們的學業,玄宗特意挑選了賀知章、潘肅等知名學者作為他們的老師,這大大提升了李亨的文化素養。

725年,唐玄宗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後,修建了“十王宅”,將成年的皇子們安置在這裡居住和學習,由宦官負責管理日常事務。當時十五歲的李亨以忠王的身份住在十王宅中,並在此度過了十三年的時光,直到737年太子李瑛被廢黜。

727年,李亨被封為忠王並改名為浚,同時擔任朔方大使和單于大都護。三年後(730年),面對奚族和契丹的入侵,唐玄宗任命李亨為河北道元帥,率軍抵禦。到了732年,李亨率領的軍隊成功擊敗了奚族和契丹的聯軍,因此獲得了司徒的加封。最後,在735年,他的名字再次更改,這次改為李璵。

艱難儲君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太子李瑛被廢后,玄宗開始考慮新的繼承人。當時,最受寵愛的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琩是宰相李林甫推薦的人選,但唐玄宗更傾向於“年紀較長且仁孝恭謹、愛好學習”的忠王李璵(即李亨)。玄宗為此猶豫了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