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宣宗李忱:仁慈寬厚的君主(下)

“聖武獻文孝皇帝”,並尊稱為宣宗。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他的孫子唐懿宗李漼為了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進一步為李忱加諡,尊其為“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以彰顯其偉大與智慧。

結語

唐宣宗在位期間,唐朝經歷了一段被稱為“小貞觀”的短暫復興。即位後,致力於改革和整頓政府,打擊腐敗,提升經濟。宣宗勤於政務,樂於接受諫言,並提拔賢能之人,懲處無能或貪腐的官員,使得朝政運作更加高效,財政狀況改善。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宣宗減少了賦稅,鼓勵農業發展,從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他還透過軍事行動穩定了邊疆,並與吐蕃達成和平協議,緩解了邊境緊張局勢。此外,他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增強了唐朝的國際影響力。儘管唐宣宗李忱的統治只有十二年,但他的政策幫助唐朝度過了一個艱難時期,併為後世樹立了榜樣。

歷史評價

根據古代文獻的記載,唐宣宗李忱被評價為一位英明且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君主。以下是幾位歷史人物對他的評論整理:

- 李恆(唐穆宗)曾言:“這是我家中的英才,並非因為精神疲憊。”這句話表明了穆宗對李忱的高度評價。

五代時期政治家劉昫在其著作中提到:

- 大中年間的政治有著貞觀之治時期的風範。

- 李忱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深知民間疾苦,在位期間有效地遏制了權貴勢力,整頓了政府秩序,使得法律公正,賢能者得以發揮作用,國家治理清明,人民生活安定,頌揚之聲不絕於耳。

- 他提倡節儉,關心臣民,與群臣交談時態度溫和,如待賓客,對於諫議虛心聽取。即使宮人有病也會親自關懷,展現出其仁德的一面。

- 劉昫認為李忱作為皇帝,其政策和行為堪稱典範,即便漢代的文帝、景帝也不過如此。可惜的是,由於史料的缺失,他的很多事蹟已經難以詳盡瞭解。

-北宋史學家孫之翰認為:

宣宗在位期間崇尚節儉,嚴格法令,厚待皇族,尊重宰相,甚至微服私訪以考察官員選拔情況,焚香閱讀大臣奏章,是一位重視道德修養的好君主。然而他也指出宣宗在處理重大問題上存在的不足,例如對待嫡母懿安太后不夠尊敬,未能妥善處理儲君之事,導致後來出現了繼承危機。同時他也承認宣宗在河湟地區歸順及安撫周邊民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這些成果部分得益於前朝武宗時期打下的基礎。

-歐陽修則批評宣宗雖然精明於決斷,但過於注重細節上的明察秋毫,缺乏寬廣的仁慈之心,這標誌著唐朝自此開始走向了衰落。

-司馬光讚揚宣宗:

宣宗年輕時經歷豐富,即位後對人性和社會現象有了深刻的瞭解,致力於民事,勤勉治理國家,賞罰分明,使得國內人民安居樂業,邊疆安寧。他的統治被認為堪比漢朝孝宣帝,並被稱為“小太宗”,即使到了唐朝滅亡之後,人們仍然懷念並歌頌大中之政的美好時光。

-範祖禹對唐宣宗李忱的評價包含了褒貶兩方面,他既肯定了宣宗在治理國家時的一些優點,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統治中的不足之處:

1. 治理方式與成效:

- 宣宗治國以明察秋毫著稱,雖然他能夠聽取和接受規勸與諫議,但本質上性格猜疑且刻薄。儘管他對爵位和賞賜吝嗇,卻有不少人試圖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

- 在外部,地方官員頻繁更替,中央政府無力有效管理;而在內部,宦官依舊掌握兵權,控制著國家的命運。即便如此,在他的統治下,各級官員大多遵紀守法,政治環境相對穩定,全國上下安寧平靜長達十五年之久。

- 然而,隨著懿宗、僖宗相繼即位後表現出的無能,唐朝逐漸陷入混亂,因此人們愈發懷念大中年間的政績,認為那是難以企及的美好時光。

2. 個人特質與領導風格:

- 宣宗善於抓住細節問題,並以此來震懾群臣,即便是微小的錯誤也會受到懲罰,但他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務。他企圖憑藉一己之力處理天下所有事務,而不願意與賢才共同承擔職責。

- 這種做法類似於那些只關注賬簿記錄和日常瑣事的地方官吏,缺乏真正的治國之才。實際上,這僅僅顯示了他作為縣級官員的能力,而非一個帝王應有的德行。

3. 對待大臣的態度:

- 對於輔佐自己的宰相們,宣宗表面上表現出極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