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謙遜的謀略家杜如晦(上)

尹阿鼠的府邸時,被尹家僕人無理拽下馬來毆打,並辱罵不已。事後,尹阿鼠又借尹德妃之口向李淵進讒言,說是李世民讓杜如晦故意羞辱他。儘管李世民多次辯解,但李淵寵愛二妃,始終未能完全信任李世民。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並建立了文學館,任命杜如晦為從事中郎,位列十八學士之首。李世民常常親臨文學館,與杜如晦等賢才討論經史,直至深夜。然而,太子李建成對此深感忌憚,認為秦王府中最令人憂心的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因此,他向李淵進言,最終成功將房、杜二人逐出京師。

到了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試圖拉攏尉遲恭卻遭拒絕,轉而派人行刺未遂,便誣告李淵將尉遲恭關入大牢。李世民救出尉遲恭後,後者探知李建成和李元吉欲於昆明池設伏加害李世民。長孫無忌迅速通報給李世民,勸說其先發制人。

面對兄弟之情與國家大義的抉擇,李世民猶豫不決。尉遲恭與其他忠臣日夜勸諫,強調不能因小仁而廢社稷大義。李世民終於決定召回被逐的房玄齡和杜如晦,即使此舉意味著丟掉性命。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扮作道士秘密潛回秦王府。

經過一番密謀,李世民最終下定決心,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事變,一舉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變成功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杜如晦則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同年十月,論功行賞之時,杜如晦因其卓越貢獻被授予兵部尚書一職,晉封蔡國公,並賜實封食邑一千三百戶,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股肱之臣之一。這一系列事件不僅彰顯了李世民的政治智慧和領導能力,也見證了杜如晦作為謀略家的關鍵作用。

貞觀之始

貞觀二年(628年),太宗皇帝對杜如晦的才能給予了高度的信任與肯定,任命他為檢校侍中,併兼任吏部尚書,繼續總管東宮兵馬。在這一職位上,杜如晦展現了非凡的能力和責任感,贏得了廣泛的認可。

到了貞觀三年(629年),一場嚴重的旱災席捲了這片土地,面對天災,太宗下令房玄齡、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等重臣前往名山大川舉行祈雨儀式,以求緩解旱情。同年,杜如晦接替了長孫無忌出任尚書右僕射,繼續負責官員選拔的重要工作,並與房玄齡並肩輔佐朝政。他們共同制定了朝廷的組織架構,確立了表彰賢能的標準,為國家的穩定與發展盡心盡力。

杜如晦與房玄齡二人合作默契,相得益彰,他們的治理智慧和領導能力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讚譽,被譽為當時的良相典範。這段時期,不僅是唐朝初期政治清明、國力增強的關鍵階段,也是杜如晦個人職業生涯中的輝煌篇章。他與房玄齡聯手,不僅塑造了一個時代的政治風貌,更留下了後人難以忘懷的治國佳話。

英年早逝

在貞觀二年(628年),太宗皇帝對杜如晦的非凡才能寄予了深厚的信賴,任命他為檢校侍中,併兼任吏部尚書,繼續掌管東宮兵馬。杜如晦在這個重要職位上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和高度的責任感,贏得了朝野上下的廣泛讚譽。

到了貞觀三年(629年),一場嚴重的旱災席捲全國,唐太宗命令房玄齡、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等重臣前往名山大川舉行祈雨儀式,以期緩解旱情。同年,杜如晦接替了長孫無忌擔任尚書右僕射,繼續負責官員選拔這一關鍵工作,並與房玄齡並肩輔佐朝政。二人共同制定了朝廷的組織架構,他們的合作堪稱完美,治理智慧和領導能力得到了一致的認可,被譽為當時最優秀的宰相。

然而,好景不長,杜如晦英年早逝,這對太宗皇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為了表達對這位昔日摯友的深切懷念,李世民親自作詔書給著作郎虞世南,請求他為杜如晦撰寫碑文:“我和杜如晦之間的情誼深厚,今他不幸離世,追念往昔功績,我悲痛不已。希望你能領會我的心意,為杜如晦留下一篇動人的碑文。”

隨著時間流逝,唐太宗對杜如晦的思念依然未曾減退。賞賜房玄齡黃銀帶時,太宗因無法再將同樣的榮耀給予已故的杜如晦而潸然淚下,於是又準備了一條黃金帶,囑咐房玄齡將其帶到杜如晦的靈堂,希望能以此安慰好友的靈魂。貞觀五年(631年),每逢杜如晦的忌日,太宗皇帝都會派遣使者慰問其家人,賞賜之豐厚如同生前。他還特別封杜如晦的兒子杜荷為郡公,以示對其家族的尊重。

貞觀七年(633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杜如晦等人的墓前舉行祭少牢儀式,表達了唐太宗對這些功臣的敬意和懷念。直到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宗又下令由閻立本繪製包括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