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勤政為民:懷揣夢想的唐文宗(下)

昫認為文宗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雖有治國理想但缺乏實際能力。

歐陽修《新唐書》:“文宗恭儉儒雅,出於天惟,嘗讀太宗《政要》,慨然恭之。及即位,銳意於治,每延英對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以隻日視朝,乃命輟朝、放朝皆用雙日。凡除吏必召見訪問,親察其能否。故太和之初,政事修飭,號為清明。。。”

歐陽修在《新唐書》中進一步強調了文宗的高尚品德和天生的儒雅氣質,以及他對唐太宗治國理念的崇敬和銳意改革的決心。歐陽修描述了文宗勤勉治國的形象,經常長時間與大臣討論國事,並試圖透過實際行動如懲處參與弒君的宦官陳弘志來伸張正義。然而,歐陽修也指出文宗性格仁慈但決策不夠果斷,在應對宦官專權問題上未能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導致“甘露之變”中忠臣被害,成為文宗的一大遺憾。

呂思勉:1“文宗性恭儉儒雅,出於自然,每延英對宰臣,率漏下十一刻,其勤政如此。而其儉德尤為難及。且欲建立制度,率百官以儉樸,以挽奢侈之風,亦可謂難能矣。然不能除去宦官,以振紀綱,則終亦徒善、徒法而已。”2“文宗無過,所擢用諸臣,亦莫非公忠體國,起孤寒,有大志,感激主知,思以身任天下之重者。。。”

呂思勉指出,文宗天性恭謹、簡樸且儒雅,這些美德皆出自本心。他在延英殿接見宰相時,常常討論至深夜,展現了對政務的勤奮態度。尤其令人欽佩的是他的節儉之德,不僅自身實踐,還透過建立制度來引領百官提倡儉樸之風,以遏制當時社會上的奢侈風氣。

但文宗未能清除宦官勢力使得朝廷紀律難以徹底整頓,成為其執政的一大遺憾。關於除宦官之志與選才策略,呂思勉認為順宗和文宗都意圖剷除宦官勢力,並願意提拔出身低微的新進人才。順宗倚重東宮時期的舊部,彼此瞭解深厚;而文宗則臨時提拔新人,這種做法在當時更為困難,但也顯示了他獨具慧眼和大膽革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