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在中國歷史上以直言不諱的諫臣形象著稱,他的許多軼事典故不僅展現了他作為政治家的智慧和勇氣,也揭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個性特點。以下是幾個流傳廣泛的關於魏徵的軼事:
不避故主
魏徵最初是為太子李建成效力,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權力鬥爭中,魏徵站在了李建成一邊,為其出謀劃策。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後,追贈李建成、李元吉王爵及諡號,並重新安葬了二人。在下葬之日,魏徵和王珪作為李建成東宮舊僚,沒有選擇躲避,而是主動請求陪同送靈車至下葬地。這一舉動顯示了魏徵對舊主的忠誠,同時也贏得了李世民的理解和尊重,命令所有原東宮和齊王府的舊屬一同參加送葬儀式。
態度嫵媚
儘管有人認為魏徵為人疏慢,但李世民卻有不同的看法。據記載,李世民曾評價魏徵的態度“只覺得是嫵媚”,這表明即使魏徵在朝堂上表現得嚴肅認真,但在李世民眼中,他的舉止卻是溫和而有吸引力的。這種評價反映了李世民對魏徵個人品質的認可,以及兩人之間超越常規君臣關係的信任和默契。
亡失一鏡
魏徵去世後,李世民感嘆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這段話深刻表達了李世民對於失去魏徵這樣一位能夠直言進諫的大臣的惋惜之情。魏徵離開後,李世民還派人前往其家中取回了一封未完成的遺表,上面簡短地提到了任用善人的重要性,並提醒李世民要警惕個人情感影響判斷力,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嗜吃醋芹
魏徵雖然在朝堂上以嚴肅的形象示人,但他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喜好。根據《龍城錄》的記載,魏徵特別喜歡吃一種名為“醋芹”的食物。有一次,李世民故意在宴會上準備了三杯醋芹來試探魏徵,結果發現魏徵對此美食情有獨鍾,很快就將它們吃完。面對皇帝的玩笑,魏徵巧妙回應說:“臣執作從事,就好這一口罷了。”這句話既體現了魏徵幽默風趣的一面,也讓李世民對他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事後,李世民對魏徵的真誠感到敬佩,長時間的思考著這次交流的意義。
這些故事生動地描繪了魏徵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的多面性,不僅展示了他在政治舞臺上的卓越貢獻,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魏徵。透過這些軼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魏徵的性格特徵及其與唐太宗李世民之間的特殊關係。
主要作品
魏徵作為唐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學家,其作品對於後世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雖然他個人的文集《魏徵集》二十卷在歷史流傳中已經散佚,但透過後人的整理與輯錄,我們仍然能夠窺見魏徵的部分文學創作和思想精華。
1. 《魏鄭公集》
- 清光緒年間,王浩輯錄了《魏鄭公集》四卷,其中收錄了魏徵的文章二十四篇、詩歌三十五首,並被編入《畿輔叢書》。這部輯錄為研究魏徵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 《群書治要》
- 魏徵奉命主持編撰的《群書治要》五十卷是一部重要的文獻彙編,它擷取了從五帝到晉代的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書中關於治國理政的精華,旨在為李世民提供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參考。此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對儲存古代文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隋書》序論及其他史書總論
- 在編纂唐初八史的過程中,魏徵負責主修《隋書》,並親自撰寫了《隋書》的序論以及《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這些序論和總論體現了魏徵對歷史事件深刻的見解和嚴謹的態度,特別是他對《隋書》的貢獻,包括著名的《經籍志》,極大地提升了該書的學術價值。
4. 自撰作品
- 魏徵還撰寫了一些其他著作,如《諸王善惡錄》,記錄了諸王的行為事蹟,用以警示後人;此外,有關魏徵言論的記載也散見於《魏鄭公諫錄》《貞觀政要》等書籍之中,這些都是瞭解魏徵思想及其諫諍活動的重要來源。
5. 詩文收錄
- 除了上述專門著述外,《全唐文》和《全唐詩》也分別收錄了魏徵的文章和詩歌,進一步證明了他在文學領域的成就。他的詩歌多為祭祀樂歌,語言莊重典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禮儀制度。
儘管魏徵的原作大多已失傳,但他留下的作品以及後人對其言行的記錄,都為我們理解這位傑出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