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御景和莫羽裳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兩人生活習慣的差異逐漸顯現得愈發清晰,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矛盾。
莫羽裳是個習慣早起的人,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剛剛透過窗簾的縫隙,她就會自然地醒來,然後輕手輕腳地開始新的一天。她喜歡在安靜的早晨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再為自己泡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蜂蜜水,坐在陽臺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片刻的寧靜。
而蘇御景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夜貓子”,晚上總是精神抖擻,工作或者娛樂到很晚才睡,早上自然就成了起床困難戶。每當莫羽裳起床時,蘇御景還在香甜的睡夢中,對外面的世界毫無知覺。
起初,莫羽裳還能耐心地輕輕喚醒蘇御景,提醒他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但日子久了,她開始感到不滿。
“御景,你不能總是這樣晚睡晚起,早上的時光多美好,都被你浪費了。”莫羽裳忍不住抱怨道。
蘇御景則是睡眼惺忪,嘟囔著:“親愛的,我晚上工作效率高,早上真的起不來。”
除了作息時間,他們在個人衛生方面也存在著差異。莫羽裳非常注重個人物品的整理和擺放,她的化妝品、首飾總是整齊地排列在梳妝檯上,衣服也會按照顏色和款式分類掛好。
蘇御景卻相對隨意,他的鞋子常常東一隻西一隻,換下來的衣服隨手亂扔。
有一天,莫羽裳下班回到家,看到客廳裡蘇御景亂丟的衣服和鞋子,頓時火冒三丈。
“蘇御景,你能不能有點收拾!家裡被你搞得亂七八糟!”她大聲說道。
蘇御景剛下班回來,本來就疲憊不堪,聽到莫羽裳的指責,也來了脾氣。
“我在外面忙了一天,回來還要被你說,不就是一點衣服鞋子嘛!”
莫羽裳氣得直掉眼淚:“這不是一點的問題,這是生活習慣,你這樣讓我覺得很累。”
蘇御景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好,趕緊道歉:“對不起,羽裳,我會注意的。”
然而,改變習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類似的情況還是不斷髮生。
在飲食習慣上,他們的差異也逐漸成為矛盾的導火索。莫羽裳偏好清淡、健康的食物,每餐都會注重營養的均衡搭配,蔬菜、水果、粗糧是她餐桌上的常客。
蘇御景則對辛辣、油膩的食物情有獨鍾,火鍋、燒烤、炸雞是他難以抗拒的誘惑。
週末在家做飯時,莫羽裳會精心準備一份蔬菜沙拉和清蒸魚。
“親愛的,嚐嚐我做的健康美食。”她滿心期待地看著蘇御景。
蘇御景卻面露難色:“這也太清淡了,我想吃點有味道的。”
莫羽裳皺起眉頭:“總是吃那些重口味的東西對身體不好。”
蘇御景反駁道:“偶爾吃一下沒關係啦,生活要有樂趣嘛。”
這樣的爭論在餐桌上時有發生,讓原本溫馨的用餐時光變得有些緊張。
在休閒娛樂方面,莫羽裳喜歡安靜地閱讀書籍或者聽聽古典音樂,放鬆身心。
而蘇御景則熱衷於和朋友一起打遊戲、看球賽,大聲歡呼,充滿激情。
有一次,莫羽裳正在書房裡沉浸在一本好書的世界中,蘇御景在客廳裡和朋友看球賽,歡呼聲震耳欲聾。
莫羽裳忍無可忍,衝到客廳:“能不能小聲點,我在看書!”
蘇御景和朋友們頓時安靜下來,有些尷尬。
“不好意思,親愛的,太激動了。”
朋友們也識趣地匆匆結束離開。
等朋友們走後,蘇御景抱怨道:“你也太不給我面子了,大家難得聚在一起看個球。”
莫羽裳也覺得委屈:“我就想安靜地看會兒書都不行嗎?”
在對待朋友的態度上,他們也有所不同。莫羽裳性格較為內向,朋友不多,但交往都很深,她喜歡和朋友們進行深入的心靈交流。
蘇御景則朋友眾多,社交活動頻繁,經常和朋友們出去喝酒聊天。
有時候,蘇御景會因為朋友的聚會而忽略了莫羽裳的感受。
“御景,你這個星期已經出去好幾次了,我們都沒有好好相處的時間。”莫羽裳說道。
蘇御景解釋道:“都是好朋友叫我,不好拒絕嘛。”
莫羽裳不滿地說:“那我在你心裡到底算什麼?”
蘇御景急忙安慰:“親愛的,別生氣,我知道錯了,以後會注意的。”
在理財觀念上,莫羽裳比較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