齡,心中一驚,知道遇到高人了。忙問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壽?”那老頭道:“我哪裡記得住。我只見過——文王在這修過道,武王在這屯過兵,漢高祖打馬從此過,我便是,山上崩出的石頭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高翠蘭哪肯相信,道:“老人家真會開玩笑,哪有石頭能成精的?”老頭道:“你不相信,你知道大唐朝西天取經的唐僧吧?他的大徒弟孫悟空,不也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高翠蘭一想:“是呀,看來他道行不淺,什麼事情都知道。”那老頭接著道:“孫悟空蹦出來是個猴形,還不如我哪,孬好是個人形。”
高翠蘭越聽越覺得離奇,問道:“你說的果真如此?”那老頭道:“我看你是個半仙之體,和我同病相憐,不然,我給你嘮叨這些幹啥?”高翠蘭道:“什麼,我是半仙之體?”那老頭道:“你一臉長壽之相,歲月難侵,閻王不收。難道不是半仙之體嗎?這個我不說你心中應當明白!”
高翠蘭知道自己是吃了人參果才變成半仙之體的,但她不明白老頭說的另一層意思。便問道:“我是一個有苦有難之人,你怎麼會和我同病相憐?”那老頭道:“說來話長了,我可是喜歡講故事的,你願意聽嗎?”高翠蘭道:“翠蘭迷茫,正當老人家指教。”
那老頭看高福在橋頭那邊坐著,便帶著高翠蘭到路邊一棵古云柏樹下。那裡有天然的石凳,讓她坐下,講起自己的故事來。
原來這老頭是寄雲山活寶峰上的一塊靈石,記事時只是眼能觀,心能知。而口鼻皆無,身驅不能活動。後來發生一次山崩地裂,這塊靈石隨著亂石滾到了山下,山澗裡也流出了這條河。又不知過多少年,有人在這裡修了這座橋。石匠選料時,看這塊石頭乃無用之材,便扔在了一邊。多虧一位能工巧匠慧眼識才,盯住了這塊石頭。經他幾敲幾鏨,竟打鑿成了人形。這石匠真乃天生奇才,匠人中的祖師,他還在石頭人手中刻了一把降妖鐧,腰間繫一條鎖仙鏈。橋修成後,把它立在橋頭下方的河岸邊,作鎮河之用,當地人喊它為“鎮河石佬”。
這石佬本來就有靈性,自從有了人形,便有做人的慾念,可想動總是動彈不得。又一次幸運,是雷公電母奉命捉妖降怪,從山上追了下來,幾道電閃之後,只聽“咔嚓”一聲巨響,震得山搖地動,不知道妖怪被打死沒有,可這石佬卻驚得靈魂出竅,不由得大喊一聲,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突然覺得自己全身動了起來。開始還有些懷疑,又抬抬胳膊、踢踢腿試了試,果然活動自如。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瞪著眼睛呆了一會兒,便邁開腳步走了起來,這才知道自己真正活了,驚魂過後,高興的手舞足蹈。
自從可以行動,石佬心中便“野“了起來,求知慾越來越強。白天喜歡到有人的地方溜達溜達,聽人談論天下大事。山崖上他看過絕壁刻石,寺廟中他見過立碑鐫字,村莊裡他學過兒童歌謠,樹蔭下他喜歡聽秀才唸詩。晚上回來就舞動那把降妖鐧,驚得那些山妖水怪不敢現身。仍然是名副其實的鎮河石佬。
石佬還告訴高翠蘭:“這裡人煙稀少,修這座橋的不知道是人還是神仙,但是這座橋叫迎仙橋。可能這裡離天界最近,天上的神仙下界,很多都走這裡經過。橋頭路邊恰有這棵不知道多少年古柏樹,神仙都喊它叫‘雲柏’,還有這幾塊突出地面的光滑石頭,猶如石桌、石凳一般,好像專門給人乘涼用的。這裡有山有水,風景好呀。那些過路的神仙都喜歡在這裡坐坐,還有專門結伴來這裡聊天的。這條河是山上的水和地上的水彙整合河的,原名叫匯河。後來,上界看守天河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從天上被推到這裡,他懵懂的還以為這裡是天河哩。因此走錯路,投錯了胎。神仙們笑話他,故意把這條河叫作了‘小天河’。”
高翠蘭聽到這裡,心裡一震,想道:“這條河居然與那‘怪物’有關。這石佬可不簡單,連豬天蓬的事他也知道。那‘怪物’只講他原來當過天蓬元帥,犯過錯,沒想到還是個情種,居然調戲過嫦娥。今世見不到他罷了,如果能見到他,非問個清楚不可。”於是問道:“那後來呢?”
石佬道:“後來聽說這天蓬元帥自暴自棄,當了妖精,幹了些見不得人的事,還霸佔了一名良家女子;後來,又被孫猴兒降服,取名八戒,跟著唐僧一塊去取經;再後來呀,聽說還成了正果。”
高翠蘭被他說得心跳臉紅,不過,還想知道個究竟。忙追問道:“什麼叫成了正果?”石佬道:“成了正果就是建了功德,當上官了唄。”高翠蘭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