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民生改善德政惠民

在宋理宗統治下的南宋,雖於外交上偶有喘息之機,然而國內的民生狀況卻宛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千瘡百孔,岌岌可危。彼時,朝堂之上政治腐朽,官員們爭權奪利、貪汙受賄之風盛行。地方治理更是混亂不堪,各級官員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全然不顧百姓死活。

鄉村之中,田園荒蕪的景象隨處可見。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多數河道被泥沙淤積,堤壩崩塌,致使每逢雨季,洪水便如猛獸般肆虐,沖毀大片的莊稼和房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而旱季來臨時,乾裂的土地上寸草不生,莊稼顆粒無收。農民們辛勤勞作一年,卻往往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證,只能以野菜、粗糧充飢,許多人甚至被迫賣兒鬻女,只為換得一口吃食,苟延殘喘。

城鎮之內,商業亦遭受重創。沉重的賦稅使得眾多店鋪不堪重負,紛紛倒閉關門。曾經繁華熱鬧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只有少數幾個攤販在售賣著簡陋的手工製品或劣質的生活用品,行人寥寥無幾,且個個面容憔悴、神情黯淡。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達官顯貴們的府邸卻依舊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他們身著綾羅綢緞,享用著山珍海味,過著紙醉金迷、奢侈糜爛的生活,對民間的疾苦全然漠視,彷彿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凌逸塵出使歸來,目睹這一幕幕慘狀,痛心疾首,深知若不盡快改善民生,南宋將危在旦夕。於是,他在司農司內閉門苦思數日,終於向系統求問良策:“如今國家深陷困境,民生艱難至極,究竟該如何是好?”系統迅速給出了詳盡的謀劃:“宿主,當務之急乃是推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措施。其一,稅制變革迫在眉睫,應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與收成的多寡,制定合理公平的稅收政策,切實減輕農民的負擔,讓他們能夠留存足夠的糧食維持生計;其二,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引入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程管理理念,確保農田能夠得到充足且穩定的灌溉水源,從而提高糧食產量;其三,著力促進商業繁榮發展,設立專門的商業特區,降低商稅,加強市場秩序的規範管理,為商人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商業活動的活力與創造力;其四,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在各州府縣廣泛設立救濟院、孤兒院等福利機構,收納照顧孤寡老人、殘疾人和孤兒等弱勢群體,給予他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關愛。鑑於你司農司的職責所在,應當重點從農業領域入手,大力推廣新型的種植技術和高產作物品種,以此推動民生狀況的改善。這不僅能夠有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促進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還能透過合理調整農業稅收,使農民真正受益,進而穩定國家的根基。”

凌逸塵得此良策後,毫不猶豫地立刻上書朝廷,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陳述了民生改革的緊迫性、必要性以及具體的實施方案。宋理宗審閱奏章後,雖對改革的成效心存疑慮,但鑑於當前局勢的嚴峻,最終還是批准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親督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設,期望他能憑藉自身的才能和智慧,為南宋的民生困境帶來一絲轉機和希望。

凌逸塵領命後,迅速整理行裝,身著一襲素色的官袍,頭戴烏紗展角幞頭,腰束革帶,佩魚袋,神色凝重而堅定地率領著一眾幕僚和護衛,踏上了前往水利建設工地的艱難征程。一路上,他親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困苦與艱辛。官道兩旁的村落破敗不堪,房屋低矮簡陋,大多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而成,在風雨的侵蝕下搖搖欲墜。村民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奈。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辛勤勞作,然而收穫的卻只有微薄的收成,難以維持一家人的溫飽。田野裡,土地乾裂,裂縫縱橫交錯,彷彿是大地痛苦的呻吟。枯萎的禾苗在風中瑟瑟發抖,毫無生機,一片荒蕪蕭條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當抵達一處大型水利工程現場時,只見四周狂風呼嘯,黃塵漫天,施工現場一片忙碌喧囂。勞工們個個身著粗布麻衣,骨瘦如柴卻仍在拼命勞作。他們或肩扛著沉重的巨石,艱難地攀爬在陡峭的山坡上;或手持鍬鎬,奮力地挖掘著深深的溝渠,號子聲此起彼伏,然而那聲音中卻充滿了疲憊與悲慼。

隨行的地方官員們,神態各異。有的是趨炎附勢之徒,一見到凌逸塵,便滿臉堆笑,疾步上前,躬身行禮,諂媚地說道:“凌大人不辭辛勞,親赴此地督察水利,真乃我等下官之福澤深厚啊!大人高瞻遠矚、一心為民,如此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實在令我等欽佩不已。有大人的英明督導,此工程必定能夠成為千秋偉業,福澤萬民啊!”而另有一些官員,表面上雖也恭敬作揖,但眼中卻隱隱透露出嫉妒與不屑之色,私下裡交頭接耳地議論著:“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