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縣城的四方集市,一到供食的時候,人聲鼎沸。常安縣城的百姓們,談論紛紛。他們好似從對賊人的恐懼中,走了出來。他們見到那兩個賊人,不再是畏畏縮縮,而是臉色如常。雖然未到對其打起招呼的地步,卻也不會臉色難看。
兩個主持供食的賊人,他們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他們能感受到常安縣城百姓們的情緒變化,這使得他們做事起來更為賣力。
他們對劉仁杰也是感激的,主持供食一事,讓他們有了機會把能力展現給上頭,讓他們看到了往上爬的機會。
如此,他們和劉仁杰接觸的時候便增多了。每天待主持完供食一事,他們便會讓僱來做吃食的人,整點小菜,叫來劉仁杰幾人,喝上幾杯。
起初,他們尚有些顧忌,顧忌同夥對他們與他人共桌有微詞。自從劉仁杰對他們說,這是我們為了探討明日供食一事而共食一桌後,便漸漸放開了。幾日後,他們與劉仁杰幾人已處得很開。
“劉掌櫃,你這才能,做個商人屈才了。你要是為官,定是治理上的一個能手。這幾日,你感覺到沒,整個常安縣城的氣氛,不一樣了。”
“你可別這麼說,我這是誤撞誤著了。再說了,我若是為官,還不是等著被兩位趕走嘛。”
劉仁杰開著玩笑,兩賊人也陪著笑。
“掌櫃,你說笑了。其實你有所不知,爭鬥之事,與我們無關,我們是負責爭鬥後之事的。”
“這有何說法?能否述說一二?當然,兩位要是不方便的話,不說也罷,不能讓兩位為難了。”
“也沒什麼不可說的,這些事,處的時間長了,你也會得知的。我們分有兩個部門,一個是兵部,主要與官府爭鬥,另一個政部,負責在佔領區處理政事,我倆便是屬於政部的。”
“原來如此,那兩位,當初是在常德縣城治理的吧。”
“沒有,兵部佔握常德縣城時,政部還未招集我們來,我們是佔握常安縣城後,才招集來的。”
“你們是在佔據常安縣城後,政部招集而來的?那平時你們不在政部嗎?為何要招集,你們才到?”
“沒錯,我們政部的人,平時並不在一起,是需要的時候,才招集而來。”
“那你們平時在何處?”
“劉掌櫃,這就不能與你說了。”
“你們看我這好奇心,多嘴了,多嘴了,還望見諒,我自罰一杯。”
“無妨,無妨,共飲。”
“對了,兩位,前次你們牽線賣糧給我們糧鋪的糧商,是哪裡的糧商。我想與他認識認識,若是日後無處收糧時,還能與其倒騰倒騰。”
“那糧商,劉掌櫃你認識不得的。給劉掌櫃透個底,那糧商雖是為我們政部辦事,但卻是兵部之人。所以啊,認識之事,你就別想了,我們也無能為力。”
“不妨事,不妨事,我也只是想想而已,不強求。來,來,兩位,走一個。”
給常安縣城的百姓們無償供食,取得了很好效果。由於常安縣城的百姓們每日聚集,他們得到了交流,這讓他們多日來抑鬱的情緒得到了發洩,百姓的焦慮得到了緩解。於是,他們也常出外走動,整個常安縣城就這樣日日活躍起來。
兩個主持供食的賊人的上頭,也看到了常安縣城的這種變化。在兩人上報上去需要增多物資以維持供食之事時,他們的上頭撥來了物資,使供食得以持續。
如此,過了將近半月,常安縣城的現狀使得更多的百姓迴歸,常安縣城熱鬧了起來。不少的店鋪開始陸續營業,也有了些外來的商家到來,只是不多。
也就是此時,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訊息。佔據常德縣城的賊人,出了一個公告,例數了朝廷官府的種種不義,例數了朝廷官府壓迫百姓之事。賊人自稱禮軍,為百姓來與朝廷官方討個公道,云云。
訊息一經傳到常安縣城,百姓們有些愕然,這賊人也是有名號的了。
常安縣城的張氏糧鋪,如今在常安縣城也算是聲名顯赫了。接濟處在張氏糧鋪設立,起初他們以為張氏糧鋪是賊人的店鋪。後來幾經好事人打探,他們知道了劉仁杰他們就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而賊人為常安縣城的無償供食,是劉仁杰提出的辦法,所以賊人把接濟處設在了糧鋪。
這段時間,百姓們確實得到了供食的好處,讓他們不至於有捱餓之憂,也讓不少百姓度過了難關。這讓他們對劉仁杰有了好感,對張氏糧鋪有了好感。
於是,張氏糧鋪漸漸的得到了常安縣城百姓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