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隨時都會發生著變化,這是千古一轍的。
有時,一方突然間出現頹勢,有時,一方突然間出現盛勢。
這讓當時交戰的雙方,都不明白為何會出現此等狀況。所以才有一句,當局者迷。
一個好的指揮員,就是在此類狀況下,得以凸顯出來。抓住對方的亂處,抓住己方的盛點,擴大優勢,向勝局邁進,這需有一個敏銳的指揮官來定奪。
官兵的指揮官,就是一個敏銳的指揮官。
他發現了戰場上的一時變化,他也抓住了這個時機,他讓右邊的隊伍成功的壓了上去,並使賊人的隊伍出現了些許慌亂。
他趁著賊人隊伍在調置佈局的空隙,又成功的讓左邊的隊伍壓了上去,使優勢更為擴大。
賊人的隊伍因兩邊被同時壓制,慌亂範圍在加大,中間的隊伍壓力陡增,促使他們無意識的後退。瞬時,賊人的整個方陣隊伍氣勢上,被官兵隊伍氣勢上壓制住。
官兵的隊伍感受到了這種變化,攻擊更為賣力起來。
劉仁杰幾人望著戰場,戰場上由原先的勢均力敵,變成了官兵的隊伍壓著賊人的隊伍在慢慢前進。
第一次觀看到戰爭場面的兄妹倆,憋著氣看著下面雙方交戰,他們對戰爭場面的變化感到了好奇。
“劉叔,官兵是不是要贏了,他們在壓著賊人在打。”
蔣立平終究掩飾不住他的好奇心,向身旁的劉仁杰發問。
“雙方輸贏,定論言之尚早,後續會不會有變化,因素還很多。只是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官兵抓住局勢的變化,改變了原先的局勢,使他們的勝率增多了。這就是戰爭,誰能抓住時機,誰就能提高己方的勝率。”
“劉叔,官兵還不一定能贏嗎?”
“立平,戰場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你現在所見的,並不一定是最後的結局。因為戰場上,並不是一個人的戰局,而是集體的戰局。以目前所見的戰局來分析,如果官兵不能增多或者維持住優勢,那麼,賊人就還有反擊的機會。如此,還不能說官兵就一定拿到這場勝利。”
“那官兵該如何才能贏?”
“此時下面的戰場,官兵的優勢是明顯的,但是還不夠,你看,賊人還能扛住了。雖然賊人較為被動,但是他們硬扛住了官兵的攻勢。這時候,官兵不能鬆懈,再加大攻擊的力度。如果此時,官兵有一邊隊伍再能增加攻擊力度,迫使那一邊的賊人隊伍崩潰。那麼,賊人整個方陣隊伍才會面臨集體崩潰的邊沿。官兵才可以說,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那賊人呢,他們如何應對,才能保持不敗。”
劉仁杰沒想到,蔣立平會有此一問。在感情上,他們應是站在官兵的立場上的,他們應當是希望官兵能拿下勝利。如此,他們的生活,才不會被打擾。
可從蔣立平的這一問,劉仁杰發現,蔣立平這孩子,進入到了一個純看客的角色,他更多的關注點,在於局勢的演變,而忘了其他,這是一個好的看客。
“賊人要想使目前的局勢反轉,或者是穩住局勢,不至於落敗。在沒有增援到來的情況下,必須有一邊隊伍站出來,不止是壓住官兵的進攻,還要反壓制過去。這邊的隊伍,必須是強有力的隊伍,這需要隊伍裡有特別勇猛的兵士站出來,還要有其他兵士的配合,和敏銳的指揮官的調配才行。從目前的戰場局勢,最好這支隊伍,是中間的隊伍,只要賊人的中間隊伍,突然能發力,反制住官兵的中間隊伍,以中間為突破口,賊人有很大的可能做到反敗為勝。如果是左右兩邊的隊伍反制而上,則能穩住局勢,不至於馬上落敗。”
“那如果,官兵和賊人都沒突破,最後結局會如何呢?”
“那麼結局就是,官兵慢慢壓著賊人前進,賊人扛著官兵慢慢後退。賊人的大潰敗不會出現,官兵趁賊人的大潰敗殺敵擴大戰果的大勝不會出現。賊人慢慢後退的途中,利用地形,重新穩住局勢或者全員退去的機率大增。官兵則是因為沒能大勝草草收兵的機率也會大增。而這樣的局勢,是許多戰役的常態。”
“劉叔,你的意思是說,很多的戰役,慢慢的打著打著,就散了。”
“沒錯,話糙理不糙。這是因為,雙方都沒有站出來的強力隊伍。但凡有大勝的戰役,或者是反敗為勝的戰役,都有一支強力隊伍的影子。他們平時隱沒在大局中,也可以說,他們本就是平凡的兵士。可是在一個特定的場地,他們發揮出超常的實力,從而影響了整個戰局。當然,這樣的隊伍,產生也是需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