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糧鋪,在四個孩子日復一日的宣傳中,逐漸在沐陽城中為人們所熟知。
許多沐陽城的人們對於張氏糧鋪的印象是,這是一家有愛心的糧鋪。它的糧價在沐陽城是最合算的,同時還幫扶著幾個生存在底線的孩子,讓他們活著,還活出了人樣。
一些同情心氾濫的婦道人家,成了張氏糧鋪的新顧客,也成了張氏糧鋪鐵定的支持者。
而就在此時,陳大壯又給張氏糧鋪帶來了好訊息。
老何所幫收糧的臨頭縣城的糧商,在此前賊人為亂沐陽府之時,於臨江縣城至沐陽府城的商路上,商隊被賊人所害,損失慘重。雖然沐陽府迴歸了太平,可那糧商已是心灰意冷,便打算結束自身營生,往別處而去。如此,鎮安縣城老何處,今後便只為張氏糧鋪收糧了,張氏糧鋪多了一處安穩的收糧渠道。
幾個孩子每日依然活躍於沐陽城的各個大街小巷,依然用他們的故事為沐陽城平淡的生活添增一份談資。
而此時,幾個小男孩出動時,不再是三人了,而是四人。多了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便是蔣欣欣帶來見劉仁杰的黃小龍。
吳小偉暗中觀察了黃小龍一段時日,又多方查探,發覺確如他所言,是個被生活拋棄了的孩子。
於是,劉仁杰便讓三個小男孩帶著黃小龍。
小姑娘蔣欣欣不樂意了,人是她帶來的,為何後來卻是跟了三個“哥哥”。
劉仁杰安慰蔣欣欣,若是她自己一個人,為張氏糧鋪帶來的客人比四個“哥哥”多的話,那是不是更為得意,小姑娘蔣欣欣開心了。
訊息不止陳大壯帶來的一個,馬毅也給劉仁杰帶來了訊息。
“劉兄,在此我代表官府與你表謝意了,多謝劉兄相幫我們官府運送糧草。”
“馬家兄弟,你這就言重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而且,也算不上幫,其實剿滅賊人,於我們行商之人大為得利,這是我們商隊應該做的。”
“還是劉兄深明大義,劉兄乃仁義之人,我自認不會看走眼。這不,劉兄,你家糧鋪最近的行事,可是深得沐陽城的人們讚賞。”
“馬家兄弟所指何事,我最近忙乎,甚少探聽外事。”
“你家糧鋪收養幾個乞兒之事,近時可是家喻戶曉啊,想來,劉兄初見小乞兒之時,還是與我一起的。沒記錯的話,當是劉兄剛到沐陽城,我為劉兄接風洗塵的那一日。那時劉兄你,為小乞兒有些忿忿不平。”
“幾個孩子身世確實可憐,誰見猶憐,總不能讓幾個孩子餓死吧,我們能幫便幫一把,沒多大點事。”
“所以我才說劉兄是仁義之人呢,那幾個孩子在沐陽城乞食時日不短,卻沒人能像劉兄如此相幫的。我記得,當時劉兄還曾因乞兒之事,有責怪我們官府不予安置之意。”
“當時馬家兄弟給我解釋了種種,過後我也是明瞭官府為難之處,想來,那是有些唐突了。”
“哪有唐突之說,劉兄因憐憫之心而起,能理解的。這不,聽到劉兄糧鋪之行事,也給了我不少啟發,我想,官府也該盡職的。於是,我們官府決定,每年給予劉兄糧鋪些許銀兩,以做資助受難孩童之資。只是官府資金有限,劉兄莫要嫌少,但望劉兄糧鋪還能繼續相幫有難的小兒。”
“馬家兄弟,此是何意,這在我聽來,一頭霧水的。”
“舊時,我曾與劉兄說過,官府在安置落難的小兒此事上,有些無力。幸有劉兄之義舉,養活了這些落難的小兒,解了官府之憂。所以我們官府希望,劉兄的糧鋪維持此等義舉,若他日,沐陽城中再出現落難小兒,劉兄的糧鋪能繼續收養起來。當然,我們官府每年會給劉兄糧鋪些許銀子,只是不多。”
“這些孩子,本不該過早受生活之苦,甚至有可能活不下去,能幫的,我們都會相幫,我們也只能做到此了。只是,說句實在話,收養落難孩子之事,得在我們的能力承包範圍之內才行。我不能應承馬家兄弟什麼,只能說,我們盡力而為。”
“有劉兄此話,便夠了。若是他日,劉兄有為難之處,儘可尋我訴說,我們官府能搭手的,必不推辭。”
劉仁杰尋到吳小偉,把馬毅之言告知吳小偉。
“傑哥,官府此舉是何意?欲讓我們糧鋪收養城中落難的孩子嗎?”
“看來是有此意向,馬毅之前曾與我說過。那些收養孩童的人家,大都挑選未記事的孩童,大了些的孩童,只能乞食為生,運氣不佳的,怕是會餓死、病死都有,這就讓官府失了道義。而今,我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