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朱高煦懵逼了。
他心想:皇兄,你這是腫麼了?
腫麼還在誇老頭子海運糧食的辦法好呢?
你不知道老頭子遷都以後,第一個殺的就是你?
“既然北平城缺糧的問題解決了。”
“那就請陛下回到金陵以後頒佈詔書,宣佈遷都北平吧。”
朱棣以為成功反駁了朱允炆的問題。
心裡還暗自嘲笑起朱允炆:臭小子,別以為你讀過幾天書,我就說不過你。
我告訴你,你四叔可是文武雙全!
“四叔且慢。”
朱允炆突然又微笑著搖了搖頭。
“陛下還有什麼問題嗎?”
朱棣眉頭又皺了起來。
“四叔,海運糧草固然可行。”
“可這樣的損耗也不小。”
“當年太祖皇帝派兵征討北元的時候,為了給北平和遼東一帶運送軍糧,就用的是海運。”
“可這海上風浪太大,超過一半的運糧船都沒有成功把糧草運到目的地。”
“而且北平雖然是前元的大都,但當時前元還另外設有上都和中都。”
“所以大都的人口並不多。”
“他們透過海運從南方運糧勉強可行。”
“但北平要是作為大明的都城,那所需的糧食,透過海運根本不夠。”
朱允炆又搬出了朱元璋當年北伐的例子和元大朝之所以可以透過海運勉強執行原因來反駁朱棣。
“既然海運走不通,那就有漕運!”
“漕運總不怕風浪大了吧?!”
朱棣被朱允炆反駁的有些無言以對,一時間有些生氣。
居然說出了用透過運河漕運的方式來運糧。
“四叔,你別生氣。”
“漕運也不是不行。”
“只是這京杭運河早就因為河流改道和泥沙淤積,無法使用了。”
朱允炆聽出朱棣被懟的氣不擇言了,心裡不禁想笑。
但他還是忍住了。
這朱老四被氣極了,可是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的。
“運河堵塞,那就疏通運河!”
其實朱棣自己說出想透過漕運運糧的時候,他自己意識到了不可行。
可現在話已經說出口了,這裡還有這麼多人聽著。
他可不能承認自己錯了。
因為一個優秀的統治者,是絕對不會犯錯的。
即使錯了,那也得硬著頭皮做下去。
大不了最後釀成大禍之後,找人背鍋,或者發個罪己詔就算了。
“四叔,可還記得前元時候的紅巾軍是怎麼來的?”
朱允炆聽見朱棣說要疏通運河,他直接搬出了前元紅巾軍的事情來。
當年元朝就是因為要修理河道,召集了幾十萬勞工。
這麼多青壯年勞動力聚集一起,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民變。
當時這些勞工裡就出現了別有用心的韓山童等人,他們在河道里偷偷地埋下一隻獨眼石人。
等勞工們挖出來之後,他們就開始到處宣揚“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間諺語。
最終這幾十萬勞工成功被他們鼓搗民變,成為了反抗元朝的紅巾軍主力。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原本也屬於紅巾軍,曾經還向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稱臣。
說起來,元朝滅亡的導火索就是修理河道。
朱棣當然知道紅巾軍的事情,畢竟他八歲之前,太祖皇帝朱元璋名義上都還是紅巾軍首領韓林兒手下的臣子。
所以他也知道朱允炆舉紅巾軍的例子是什麼意思。
大明剛剛經歷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且交戰區就主要位於運河周圍。
這兩年雖然相對太平,朝廷也對這些地方的百姓進行相應的優待政策,讓他們休養生息。
但他又不是楊憲,三年就可以讓這些經過戰爭,變的滿目瘡痍的地方像揚州一樣恢復生機。
如果這個時候貿然召集大量的勞工來疏通運河,天知道他們會在河裡挖出來什麼。
到時候要是又有人造反了,朱棣可就徹底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雖然朱允炆說出的反對遷都的理由都很充分,朱棣在心裡也很認可。
但朱棣還是不甘心就這麼放棄遷都北平。
他眼睛一轉,心裡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