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朱棣按照約定把陳天平和裴伯耆送回了安南國。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朱棣還讓廣西將軍黃中率領五千人馬護送。
他想著有這五千大明兵馬的保護,沿途肯定不會出現什麼山賊暴徒衝出來把陳天平和裴伯耆砍死的意外。
胡一元也會礙於大明天威,不敢耍什麼把戲,從而乖乖地將王位讓還給陳天平。
黃中率領這五千人馬,護送著陳天平和裴伯耆從廣西進入安南國境內。
剛進入安南國內,就有不少安南國的官員前來迎接。
“臣等恭迎大王回國。”
這些官員對陳天平極為尊敬。
這讓還有些忐忑的陳天平和裴伯耆稍稍放鬆了一些。
“果然有大明的天威在,這胡一元也不得不低頭。”
陳天平看著前面帶路的安南國官員,非常激動地對裴伯耆說道。
“大明乃天朝上國,就連曾經橫掃天下的蒙古都被大明的鐵騎趕到了漠北。”
“雖然大明剛經歷了四年靖難,但燕王殿下的兵馬卻士氣正盛,胡一元根本不敢以卵擊石,跟大明作對。”
裴伯耆也附和著說道。
“可惜還是沒有辦法處死胡一元這個亂臣賊子,為那些被他屠戮的宗室和大臣報仇!”
陳天平想著朱棣答應胡一元還完王位後,不但不殺他,還要給他獎勵封地,他還是有些遺憾。
“殿下不必著急,等您登上王位,以後有的是機會收拾他們。”
裴伯耆朝陳天平拱了拱手,他想著只要安南的王位回到了陳氏一族手裡,以後肯定有機會殺了胡一元報仇。
負責護送的黃中也慢慢地放鬆了警惕。
經過幾天的跋涉後,黃中一行人來到了安南國的支稜關。
胡一元的大兒子胡元澄出關迎接。
原來胡一元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大兒子胡元澄,一個是小兒子胡漢蒼。
之所以他選幼不選長來傳位,是因為小兒子胡漢蒼是安南前朝公主的兒子。
為了安撫安南國內那些還支援前朝國王百姓的情緒,也為了忽悠朱棣,所以他選擇傳位給小兒子胡漢蒼。
不過他仍以太上王的名義實際控制著安南國的朝政。
“末將胡元澄參見大明將軍。”
胡元澄一身戎裝,帶著手下非常恭敬地給黃中行禮。
“你就是胡一元的大兒子?”
黃中打量了一下這個名義上的安南國大王子。
發現他並沒有因為馬上就要被剝奪王子稱號而傷心。
反而表現的很積極。
這讓黃中有些懷疑。
“回稟將軍,末將正是罪臣胡一元的大兒子。”
胡一元抱拳承認。
“你父親等了三十年才篡的位置,就這麼拱手讓出來,他真的甘心嗎?”
黃中用戲謔的口吻問道。
“大明天威在此,他再不甘心也沒有用。”
“何況大明燕王殿下仁慈,不僅沒有降罪於我父親,還給他封地。”
“我們已經是感激涕零了,哪裡還敢不甘心?”
胡元澄笑盈盈的說道。
雖然胡元澄的話說的沒有什麼問題,但黃中還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於是他等胡元澄走遠後,對隨行的副將吩咐道:“叫弟兄們都小心點,我感覺有些不對勁。”
“遵命!”
副將答道。
隨後他們五千人馬在胡元澄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進入了支稜關。
馬車上的陳天平和裴伯耆看著窗外的故土,都忍不住流下了熱淚。
“終於回來了!”
“終於回來了!”
陳天平激動地說道。
“恭喜大王!”
裴伯耆在馬車上給陳天平跪了一個。
“殺呀!”
就在他們為能成功復國高興的時候,車外突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怎麼回事?”
陳天平和裴伯耆大驚,立刻掀開車簾朝外面的大明官兵詢問情況。
“遭了!”
“中計了!”
領頭的黃中看到支稜關突然湧出來大量的安南國士兵,立刻拔出了自己佩劍,對手下將士吩咐道:
“快!”
“把馬車上的安南國王子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