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我做了一個夢

的觀點是說大明之亡是亡於財政崩潰,大明從立國開始就先天不足,混亂的財稅體系讓大明賦稅收入連前宋的一半都不能達到,更無法比擬後來施行了攤丁入畝的滿清。

大明現在改變要比在六十年後改變容易的多,到了那個時候,積重難返,再想改變,就算有兩個張太嶽也一樣無法改變大明滑向滅亡的腳步。”

皇帝聽得心臟砰砰直跳,這總結簡直是言簡意賅,短短六個字便將大明的弊病展示的淋漓盡致,就算是所謂的財稅問題,其實也包含在這三大弊病之中。

因為有這些弊病才無法收取合理的賦稅,沒有賦稅的支撐朝廷想要做的事就做不下去,做不下去就只能將就。這就是一個惡性的迴圈,越往後朝廷就會越虛弱,直到被人推翻徹底滅亡。

“後人評價大明可有辦法解決這些弊病,當然朕說的是用代價最小的辦法解決,尤其是對待藩王的時候,畢竟都朱家的子孫,下手太狠後人又該如何評價我們父子。”

“爹!藩王之弊端在於侵佔的土地太多,朝廷給予的優待過厚,若是大明一直採用分封就藩的制度,這個問題就無解。

您應該很清楚,藩王的數量從洪武到如今增加了多少倍,越往後這個數量就會越大,而且是跟滾雪球一般,底數越大,增長的越快,就算朝廷有座金山銀山也會被吃窮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