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的道衍和尚就在這座寺廟裡當主持,正統十三年,慶壽寺重修之後才改名大興隆寺,老百姓俗稱慈恩寺。
在慶壽寺改名之前,香火很是冷清,世人都對姚廣孝鼓動朱棣造反的行為不齒,因此無人願意到慶壽寺上香許願。
自從重修改名之後,大興隆寺的名聲才漸漸起來,香火也漸漸旺盛起來。
兄弟二人來到大興隆寺的寺門前,小胖子指著拴馬樁處的一輛馬車說道:“殿下!那輛掛著‘夏’字燈籠字樣的馬車就是夏家的馬車。”
朱厚照順著小胖子的手指定睛觀瞧,便看見了寺門外停著很多馬車,其中一輛馬車上掛著‘夏’字燈籠。
夏家在京城只是普通的世襲軍官,馬車裝飾的也非常簡樸,只有一個年老的馬伕守在馬車旁,等著自家的主人從寺廟裡出來。
小胖子問道:“殿下!咱們是進寺廟主動去尋那夏家小娘子,還是在這裡等著夏家小娘子上香出來?”
朱厚照琢磨了一會兒,擔心進了寺廟會因為人多錯過了看到人的機會,於是搖頭道:“就在外面等著,只看一眼就行,若是被言官知道小爺我私會夏家的小娘子,少不得又得上疏彈劾勸諫。
再說還沒過門,就傳出與未婚夫私會,於夏家小娘子的名聲也不好。”
“殿下真是宅心仁厚,那夏家的小娘子也不知前世修了多少的福氣,才能遇到殿下這樣的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