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見太子明白自己話裡的意思,知道這件事太子肯定經過了一些思考,便問道:“殿下是否有完全之策?”
朱厚燳搖搖頭道:“這天下哪有什麼萬全之策,無非是走一步看一步。到了遼東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只有兵權在握,就算有什麼反對聲音,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如何掌握兵權,訓練精兵這是你的事,若是你連兵權都拿不穩,本宮只能另選別人。”
“殿下!臣不擔心軍戶,而是擔心文官掣肘,若是臣將所有的兵權都握在手裡,肯定有兵備道與巡按御史會彈劾臣圖謀不軌。”
“武安侯的擔心不無道理,因此軍隊的訓練本宮會親自安排人負責,你只管擔負起指揮職責,後勤、訓練,軍官的升遷調動都會由本宮派遣的鎮撫、監軍負責。
你要做的除了指揮作戰之外,還要監督本宮派去之人有沒有認真練兵、有沒有貪墨士卒軍餉,有沒有任人唯親。
既然你沒有了財權,也沒有了影響官兵升遷的權力,官兵不可能會跟著你走。”
“殿下!臣若沒了這些權力,如何能讓官兵聽臣的指揮,官兵不聽臣的指揮,又如何讓臣保證兵權在臣的手中。”
“這就是本宮新設計的軍事管理體系,練兵的不管打仗,打仗的不管軍餉,管軍餉的不負責指揮。也不負責訓練,但是負有記錄、稽核戰功的權力。
官兵的升遷完全根據功勞的大小進行升遷,低階軍官的晉升必須要軍隊三主官的一致同意。
也就是說負責指揮的將軍,負責練兵、紀律的鎮撫官、負責管理後勤、記功的後勤官構成軍隊最高指揮的三方。
平常時候各司其職,三人在軍隊中是平級,誰也無權干涉其他人分內的差事,戰時,軍事主將負總責,其他二人必須配合主將的軍隊調動、後勤補給。
不能有任何的掣肘行為,如有分歧,以軍事主官的意見為主,即使有分歧也要等戰後再進行責任的劃分。”
“若是其他二人掣肘臣的時候怎麼辦,比如這糧草運輸問題,臣有無數種辦法進行拖延,比如這軍紀問題,臣也能找出無數理由,懲戒本不該懲戒的人。”
“戰時掣肘,你有戰時執法之權,只要你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是這兩人對你進行掣肘,可以先將人控制起來,然後由這二人的副手接替他們的位置。
等到戰後進行調查取證,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不容推脫抵賴。”
“臣明白了,臣只剩下了一個指揮之權,又如何能夠對衛所進行軍轉民?”
“本宮會在遼東總兵之外給你加一個遼東都司都指揮使,也就是說你身兼邊軍總兵以及衛所長官二職。等到軍轉民完成之後,你的都指揮使職位自然也就失去了權力。
因為遼東是邊鎮之地,即使是軍戶軍轉民,所有的青壯也有義務在農閒之時由邊軍派遣教官對百姓進行軍事訓練。”
“衛所軍官怎麼處置,他們可是太祖高皇帝分封的世襲軍官,若是處理不好,天下震盪!”
“指揮使一級,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進入邊軍任職,當然以後的世襲是不可能了,不過可以降級兩代,也就是他的兒子還能降一級襲封一次。
另一個是武轉文官,就地轉為地方官,這麼多衛所轉為民戶,肯定需要地方官治理,一個衛所人口怎麼也有一兩萬人,可以給一個小縣的縣令職位,不過世襲就別想了。”
軍轉文?鄭英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這樣的安置,滿朝的文官能願意?
“殿下!不說世襲的指揮使是否願意,文官這邊怎麼交代?”
“本宮做事還用得著他們交代,本宮就是喜歡胡鬧,他們管的著嗎?”
鄭英有些無語了,現在說這些沒什麼用,真要實施肯定會遭到文官的大肆彈劾。
“殿下!朝臣肯定會大肆彈劾的,他們會說你您這是拿朝廷的官位不當回事,讀書人十年寒窗都未必能夠拿到一個縣令的官位,這些仗著祖宗恩蔭的世襲軍官憑什麼就能得到這樣的官位?”
朱厚燳冷笑道:“他們若是也想要這樣的職位,本宮歡迎,只要他們能夠提刀跟塞外的蠻夷拼殺幾場,獲得功勳,本宮非常願意給他們這樣一個職位。”
鄭英見勸不動太子殿下,嘆了口氣說道:“臣可以為了殿下去遼東,還請殿下能幫著臣擋住京城彈劾的風雨。”
“只要本宮不點頭,沒人能夠動的了你,你回去等訊息吧,最遲明年年初,你就會到遼東任職,在這之前你要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