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老爺子,那可是相當自信,大言不慚地給自己封了個“十全老人”的稱號,背後靠的就是他號稱的“十全武功”。不過,要是仔細扒一扒這十樁事兒,就會發現,這裡面似乎藏著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水分”,有些甚至堪稱“濫竽充數”。
一、平準噶爾:硬實力開場,打得漂亮
乾隆的“十全武功”裡,平準噶爾這一戰,確實算得上是高光時刻。準噶爾部長期在西北鬧騰,就像個甩不掉的“牛皮糖”,嚴重威脅清朝邊境安全。乾隆大手一揮,派出大軍,那氣勢,就像要把整個西北都給“震”住。
清軍一路高歌猛進,靠著先進的火器和騎兵的勇猛,打得準噶爾部節節敗退。這場戰役,不僅穩定了西北邊疆,還讓清朝的版圖進一步擴大。乾隆對此那是相當得意,覺得自己幹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這一戰入選“十全武功”,倒也無可厚非。
二、再平準噶爾:“炒冷飯”也能算一功?
剛打完準噶爾沒多久,人家又有點不安分了。乾隆沒辦法,只能再次出兵。這一回,過程和結果都和第一次差不多,清軍又贏了。可問題來了,這基本上就是把第一次的事兒又重複了一遍,就像炒冷飯一樣,乾隆卻還把它單獨列為一功。這就好比你做了一道菜,第一次做成功了,第二次做一模一樣的,然後跟別人說自己做了兩道不同的美食,多少有點牽強。
三、平回部:實力碾壓,不過也有“吹噓”嫌疑
回部那邊也不安生,時不時搞點小動作。乾隆當然不能忍,派軍出征。清軍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很快就把回部給收拾了。這本是一場正常的平叛戰爭,可乾隆在宣傳的時候,那是使勁兒誇大自己的功績。他把這場戰爭描繪得無比艱難,彷彿自己是在絕境中力挽狂瀾。實際上,清軍和回部的實力差距不小,這場勝利更多是實力碾壓的結果,並沒有乾隆說得那麼驚險刺激。
四、大小金川之役:“賠本買賣”強行湊數
大小金川之役,那可真是乾隆的“噩夢”。這兩個地方,地勢險要,當地的土司又特別能打。清軍在這裡吃盡了苦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結果進展卻十分緩慢。
戰爭持續了好幾年,清軍死傷無數,耗費的軍餉更是天文數字。最後,雖然勉強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簡直就是一場“賠本買賣”。可乾隆為了湊齊他的“十全武功”,還是把這場戰役算進去了。這就好比你花了大價錢去做一件事,結果收益微乎其微,卻還到處跟人說這是自己的重大成就,實在是有點尷尬。
五、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小打小鬧被“放大”
臺灣林爽文起義,在當時規模並不算大,也就是一場普通的農民起義。乾隆派軍去鎮壓,沒費多大勁兒就搞定了。可乾隆卻把這件事吹得神乎其神,好像自己打贏了一場世界大戰。他又是大肆宣揚自己的“英明決策”,又是給將領們加官進爵。其實,和其他大規模的戰爭相比,這場鎮壓起義的行動,實在是有點不夠看,卻被乾隆硬生生地塞進了“十全武功”裡。
乾隆的“十全武功”,有的確實是他的功績,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但也有不少是他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把一些普通的戰事甚至是失敗的經歷,都包裝成了偉大的成就。這“十全武功”,更像是他給自己打造的一個“虛榮大禮包”,裡面的水分,只有瞭解歷史的人才能看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