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王信被帶回長安和楚軍再度出現的訊息傳出去後,天下異姓王都風聲鶴唳了,不但紛紛高價收購糧草以備不足,而且還在不停加固城牆。
沒辦法,劉邦打算除掉異姓王的想法,只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
而項羽,可是自己的仇人啊,他再度出現,十有八九是回來報仇的,誰不怕呢?
劉邦一回去,剛想下令派人嚴查項羽到底是怎麼出現在白登山的時候,便收到燕王臧衍的傳信。
說項羽起二十萬大軍來攻,居庸關也被楚軍攻佔了,他自知不敵,只能固守薊城,請求劉邦支援。
劉邦看後,馬上把剛回來不久的陳平叫過來商議此事。
陳平看了一遍這信,便告訴劉邦:“陛下,臧荼只怕是轉投項羽了,請陛下早作防備。”
劉邦聽後,臉色迅速陰沉了下來,問道:“何以見得?”
陳平組織了下語言便答道:“第一,這信來得太慢了,我們出征數月,現在都回來了,這信才到,證明臧荼壓根就不急。
或者說,臧荼本來就不想我們知道項羽大軍早早登陸燕國。
第二,居庸關丟得太容易了。那可是天下第一雄關啊,除非偷襲,不然楚軍不可能那麼輕易得手。
但楚軍從海上登陸,薊城都來得及防守,居庸關不可能一點防備都沒有吧。
第三,楚軍南下閩越應該也就20萬人左右,其中還有不少老弱病殘,項羽哪裡來的二十萬大軍?
就算真的有二十萬大軍,他們的船隻難道能一次性運送那麼多人嗎?
第四,臧荼求援那就更假了,他難道不怕陛下嗎?
所以說,臧荼明顯在說謊,而且從楚軍出現在白登山的時間來看,他們怕是早早就在那裡附近守株待兔了。
不然誰會只帶一萬人就敢來捋虎鬚?坐山觀虎鬥那也得有那個本事才行。
無論是我們漢軍,還是匈奴大軍,假如單獨遇上楚軍,都絕對能讓他們吃不完兜著走。
讓臣不明白的是,他們是怎麼知道匈奴人的計劃呢?
而且他們也不怕我們不中計,讓他們白走一趟嗎?”
劉邦聽了陳平的分析後,心中震驚。
沉思良久才說道:“沒想到項羽的情報已經覆蓋到匈奴那邊去了,
而且他們能不遠千里的跑來一趟,搏一把,證明他們現在糧草不缺。
至於臧荼,我猜去年他展示出來的東西都是楚軍提供給他的。沒好處,他怎麼可能會投靠楚軍?
愛卿,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呢?要出兵燕國嗎?”
“陛下,萬萬不可啊。這樣做只怕會讓天下動盪啊。”陳平趕緊勸道。
劉邦聽後,也是恍然大悟,只能就此作罷。
可他心有不甘,只能問道:“那我們怎麼給臧荼答覆?壓制項羽刻不容緩啊。
我準備給閩越國和東甌國送去一批武器和糧草,勒令他們攻打項羽,絕對不能讓他們繼續安心發展。
除此之外,愛卿還有什麼好辦法呢?”
“燕國求援之事不用管,再過一點時間,陛下自會收到臧荼說楚軍撤軍的訊息。
讓閩越和東甌兩國騷擾項羽,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但臣還有一個辦法,就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接受了。”
“但說無妨。”
得到劉邦肯定的答覆後,陳平才開口說道:“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現在我大漢在明,楚軍在暗,這對我們可是十分不利,畢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所以臣建議陛下大赦天下,釋放大牢內項羽的舊部,對於以往跟隨或幫助過項羽的人既往不咎。
同時派遣使節前往閩越尋找項羽,與他停戰和解,雙方互通有無。
這樣子我們才能一探楚國的底細,又能安現在異姓王之心。
項羽僅憑那彈丸之地,假如都擺到明面上來,又怎麼能跟我們大漢抗衡呢?”
劉邦暗暗點頭,隨後又問道:“以項羽那睚眥必報的脾性,他會同意嗎?
還有這不會影響閩越和東甌兩國的進攻嗎?”
“他要是不同意的話,那以後中原將永遠沒有他的立足之地,其它諸侯王絕對不允許他回來。
至於閩越和東甌之事,可以拿不能干預他國政事為藉口,頂多派人過去對兩國的行為譴責一番,走一個過場即可,其它諸侯聽到這事,只會拍手稱快。”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