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邦早有準備,匈奴大軍連馬邑防線都未能突破,而漢軍則背靠堅城與匈奴對峙。
這對於冒頓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他們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強,而大漢的優勢在於善守堅城。雙方在馬邑這一帶乾耗著,每日糧草耗費無數,大漢耗得起,他匈奴耗不起啊。
不得已之下,冒頓只能不斷派出小股騎兵,四處劫掠,充作軍資。
同時,他的斥候遍佈四周,安營紮寨也選在開闊的地方,他可不想像上次那樣,被項羽堵住勒索。
而且項羽還捉了他們匈奴不少俘虜,那些人現在生死不知、杳無音訊,他本來打算先娶了公主,拿到嫁妝,再找人請求劉邦釋放俘虜的,沒想到現在,啥都沒了。
對於雙方對峙這種情況,劉邦也是不滿意,他從諸王手上總共借了近三萬兵馬,這裡借幾千,那裡借幾千,最多的就是趙國,被他硬生生地割走了一萬多兵馬,可他從來沒想過要將這些兵馬還回去。
而且他還打算繼續從趙國強徵兵馬,把趙國摁在地上抽血,可現在不打仗就不死人,自己怎麼能中飽私囊。
於是乎,劉邦為了吞下這三萬人,只能放棄堅城和營寨列陣出戰。
冒頓聽到這訊息後,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漢軍竟然以彼之短,攻己之長,這不是妥妥的送人頭嗎?
不過為了小心有詐,冒頓並沒有將大軍壓上,反而只派兩萬騎兵進攻。
然而漢軍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單獨將三萬前軍全部壓上,很快就被匈奴的騎兵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慘重。
要不是冒頓擔心有詐,而且漢軍的中軍結陣來接應的話,冒頓都想全軍衝鋒了。
沒多久,雙方便鳴金收兵,而前軍由於損失慘重,劉邦下軍令將前軍全部打散重編。
就這樣,以損失數千人的代價,劉邦順利把借回來的三萬兵馬洗白了。
隨後劉邦給趙王張敖下令,由於前方戰事兵員死傷慘重,強令趙國緊急徵兵三萬補充前線。
假如常威知道這事,絕對會吐槽道:“好傢伙,原來平賬這操作在古代就有,難怪後世搶劫的人,明明搶了才五百萬,電視報道卻說損失五個億。
不少商行或者錢莊都恨不得有人來搶,有些企業老闆還自己找人燒自己的倉庫,原來就是從古人身上學來的,這一搶一燒,就把以前的窟窿給填上了,真是騷操作。
不過那些死了計程車卒就冤枉咯,像抗戰時期蔣校長就經常搞見死不救或救援不急那一套,坑死了不少友軍。
臺兒莊戰役中,守軍師長王銘章在滕縣苦守多天就是等不到湯恩伯的及時救援,最後壯烈犧牲了。
在關鍵時刻,要不是李宗仁強硬表示抗令者要軍法從事,並且透過蔣校長的急電,湯恩伯才肯出兵,最後才取得臺兒莊大捷。
難怪後世有一句話形容國人,一個人一條龍,一群人一條蟲,人心複雜,相互內耗的實在是太多了。”
對於劉邦這騷操作,冒頓當然是一頭霧水,此時的他還在想著破局之法,之前被炸藥包搞到威望受損,娶公主被劉邦放飛機,現在南侵又被堵在這裡,真是諸事不順。
假如不能搶到足夠的財物,他回到草原之上,絕對是質疑聲四起,雖然今天小勝一場,但漢軍的總體實力並未受損,想突破防線南下劫掠,那簡直有點痴人說夢了。
而且他還得防備項羽的偷襲,對方的騎兵可是十分厲害的,之前以一敵五,幾乎把他們五萬兵馬吃幹抹淨,而且那炸藥包都把他炸出陰影來了,因此他心中十分忌憚項羽。
但就這樣退兵的話,絕對會威望大跌,到時回到草原,只怕暗流湧動,各個部落頭領心懷鬼胎,再想指揮他們就難了。
這一刻,冒頓騎虎難下,心中對劉邦更是怨恨了,恨對方說話不算話,一點武德都不講。
殊不知劉邦也是冤枉的,他也是被動那一個,始作俑者的常威此時正坐在草原之上吃著烤全羊呢。
天下諸王,除了項羽這個戰爭狂人之外,幾乎沒有一個人想打仗的,大家只想關起門來當土皇帝,作威作福。
尤其是泉州的新式傢俱和麻將一出,短短數月便風靡各國,成為了各國王族勳貴的最愛,就連張敖也是天天沉迷在麻將之中,國事悉數交給了國相貫高、趙午等人。
雖然他們經常勸諫,讓張敖不要玩物喪志,但他們也是麻將愛好者,而且對於泉州的新式傢俱,他們也是愛不釋手。
國相貫高現在都將書房的傢俱全部換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