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胖子難道背後有高人?】常威心中疑惑道。
項羽聽後,一臉得意,暗道:【我就是當著你面抄作業你也不知道,哈哈!】
不過常威很快便將這事拋諸腦後了,只要項羽不害它,它才懶得管項羽那麼多呢。
反正現在泉州絕對算得上固若金湯,只要項羽不是犯傻,它的長期飯票就丟不了。
而項羽既然做下了決定,其他人只能幫他查缺補漏了。
首先,為了避免火藥、玻璃等重要工藝洩密,季布建議將所有作坊都集中在一起,再修建堡壘將這些作坊都圍起來,加強守衛,防止敵人滲入。
其次,就是加強他們身邊的安保工作,尤其是常威,防止敵人刺殺。
最後,就是加班加點備足貨物,以免到時出現斷貨現象。
眾人聽後,紛紛你一言我一語出言建策。
經過眾人兩個多時辰的商議,項羽最後決定將火藥作坊搬遷到泉州灣裡的島上,作坊中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也統一遷到島上集中管理。
而其他生產作坊則集中在城外的堡壘之內,為了避免洩密,項羽提出了將生產流程細分成多道工藝,這樣子不但能大幅度減少洩密的風險,而且能提高生產效率。
這種流水線做法,明顯就是抄常威作業而來的。
至於在安保方面,他除了採納季布的建議之外,還對全城百姓下達了封口令,誰敢洩露常威的資訊,發現一例,全家連坐,違法者全家將被髮配到夷洲去與匈奴人作伴。
同時,項羽還發動了群眾的力量,凡是舉報探子屬實的,給予十金的獎勵,而錯報則罰款五十錢。
這種以小博大的做法,無疑和博彩一樣,絕對會讓全城百姓都為之瘋狂。
當然,這也是抄襲了常威的想法,不過常威當時只是想發動秩序管理員那些老大爺和老婆婆,因為在後世的小縣城中,就沒有誰比他們的訊息更靈通了。
而項羽舉一反三,直接把朝陽群眾都搬出來了,而且還搞出錯報罰款這一套機制來補充秩管財政的缺口,簡直是一石三鳥。
不止在場眾人信服,就連常威也是頻頻點頭。心中都不得不懷疑項羽是不是隻有政治那方面是白痴,其他方面的技能點都點滿了。
商議結束之後,眾人紛紛忙去了。
而常威則帶著哼哈二將回家,回到家中剛趴下,它就留意到臧衍一臉惆悵。
思索片刻,它就秒懂了。
因為漢國的市場開啟,燕國這代理商的生意絕對會受到影響。
假如燕國不能為楚國帶來足夠多錢財的話,地位肯定會逐步下降,甚至有一天會成為棄子,那臧荼的生命就堪憂了。
一個人的收入會直接決定這人在家中的地位,窮人說話沒人聽從古至今都是真理。
之前自己的弟子那麼支援自己,自己當然不能不幫。
思量想去,常威除了讓臧衍回去燕國養豬,搞豬肉券這一套之外,它一時半刻也沒想出好辦法來。
但豬肉這東西,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價格肯定會打下來,常威也不希望在食物這方面搞壟斷,這樣做實在是太缺德了。
它都懷疑自己突然間不能說話,是不是因為之前自己打算炒豬肉券,搞投機倒把之事遭受到天譴。
忽然,一陣寒意傳來,讓常威直接打了一個冷顫,隨後打了一個噴嚏。
元芳看到這種情況,馬上就出去搬來了一個炭盆。
看到炭盆中的木炭,常威眼睛大亮。
於是,直接對著臧衍吠了一聲,再用手拍了一下床榻。
臧衍秒懂,知道常威想找字表達自己的意思,於是立刻把《左氏春秋》翻開放在床榻之上。
同時,拿出炭筆和白紙,記錄常威找出來的字。
“我有一門生意能幫助你父親。”
當臧衍看到這句話時,立刻跪在地上叩拜道:“謝謝師傅!”
常威抬了抬手就示意它起來了。
緊接著元芳翻書,常威找字,臧衍記錄,兩人一狗足足忙了一下午,才把蜂窩煤、煤爐以及火炕的大致製作方法給記錄下來。
見該說的都說了,常威又直接當起了甩手掌櫃,讓臧衍自己找人去研製,而元芳則留在身邊伺候它。
事關自己父親的身家性命,臧衍的辦事效率十分之快,第二天便找了幾塊黑色散發著金屬質感的石頭回來,問常威是不是這個,常威一看便點了點頭。
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