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新挑戰與溫馨日常
傻柱結束通話老領導李老的電話,手心裡全是汗,彷彿握住的不是手機,而是沉甸甸的壓力。一想到李老提及的重要餐飲專案,他只覺腦袋嗡嗡作響,心亂如麻。婁曉娥從廚房走出,瞧見傻柱呆站在原地,滿臉愁容,趕忙快步上前,關切問道:“傻柱,咋啦?出啥事兒了?”
回過神的傻柱,將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婁曉娥。婁曉娥眼睛瞬間亮得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興奮得臉頰泛紅,雙手一拍,激動地說:“傻柱,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要是咱們把這專案圓滿完成,餐廳的名聲肯定能傳遍整座城,往後生意怕是忙都忙不過來!” 傻柱撓了撓頭,苦笑著嘆了口氣:“我也清楚這是好事,可你想想,這專案規模龐大,聽說有上千人參加,要求還特別高,我心裡實在沒底,就怕搞砸了。” 婁曉娥上前一步,緊緊握住傻柱的手,目光堅定而溫暖:“別怕,傻柱,咱倆齊心協力,還有啥困難克服不了?你的廚藝我還能不清楚?再加上我幫襯著,肯定沒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傻柱和婁曉娥像被上緊發條的機械,一刻不停地運轉。他們四處託人打聽,費了好大勁才把活動的具體規模和參與人數摸得一清二楚。得知預計有上千人參加活動,兩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如此龐大的用餐人數,食材採購成了最棘手的難題。既要保證食材新鮮得能掐出水來,又得嚴格控制成本,否則這專案做下來,怕是要血本無歸。
天還未亮,傻柱就穿梭在各個大型食材批發市場,挨家挨戶詢問價格、仔細檢視食材品質。面對水靈靈的新鮮蔬菜,他反覆翻看,生怕有一絲不新鮮;面對鮮嫩的肉類,他不僅仔細觀察色澤,還湊近聞聞有無異味。為了找到價效比最高的供應商,他一天下來,雙腿像灌了鉛般沉重,回到家時鞋子沾滿泥土,嗓子也因不斷討價還價變得沙啞不堪。婁曉娥則在餐廳裡,戴著老花鏡,拿著紙筆,根據活動主題和受眾口味,一絲不苟地統計菜品需求。她把每道菜所需的食材、調料都詳細羅列,反覆斟酌,力求讓選單既豐富多樣又符合大眾口味。
就在他們為食材的事愁眉不展時,四合院那邊傳來激烈的爭吵聲。原來是廠裡要分新宿舍,每個車間僅有幾個珍貴名額,劉海中和閻埠貴爭得面紅耳赤。劉海中揹著手,在院子裡來回踱步,扯著嗓子喊道:“我在廠裡幹了這麼多年,資格最老,又是這院子裡的二大爺,這分房名額怎麼也該有我一份吧!” 閻埠貴也不甘示弱,眼鏡片後的眼睛瞪得溜圓,反駁道:“資格老有啥用?我平時工作最認真,給領導提的建議最多,這名額就該我優先,不然太不公平!”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聲音越來越大,引得鄰居們紛紛出來圍觀。
易中海聽到動靜,趕忙從屋裡出來。他把兩人叫到一起,清了清嗓子,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倆都別吵了,這分房名額是廠裡按規定分配的,不是咱們能決定的,大家都得遵守廠裡的規矩。” 可劉海中和閻埠貴正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依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易中海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這樣吧,你們把自己的情況寫下來,交給廠裡,讓領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這樣總行了吧?”
傻柱得知此事後,匆匆趕回四合院勸解。他先走到劉海中身邊,和聲細語地說:“二大爺,您先消消氣,彆著急。這分房的事兒廠裡肯定會公平處理,您要是真想要這名額,就按易大爺說的,把自己這些年在廠裡的表現、家裡的困難都寫清楚,說不定領導看了就分給您了。” 又轉身對閻埠貴說:“三大爺,您也別生氣了,大家都是一個院子裡的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為了這事兒傷了和氣多不好。咱都相信廠裡會公平辦事。” 在傻柱的耐心勸解下,兩人的情緒才稍微緩和,不再像鬥雞似的針鋒相對。
解決了四合院的事,傻柱又馬不停蹄地回到餐飲專案的籌備中。經過幾天的奔波與比較,食材供應商終於確定下來,可新的難題又接踵而至。活動場地離餐廳有好幾十公里遠,路上車水馬龍,如何保證菜品在規定時間內安全、熱乎乎地送達呢?傻柱和婁曉娥坐在餐廳裡,對著地圖研究許久,最後決定租幾輛保溫餐車,還特意從員工中挑選了幾個經驗豐富、開車穩當的負責送餐。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們還提前沿著送餐路線跑了好幾趟,精確計算時間,規劃出最優路線。
與此同時,棒梗兒也在工廠裡忙得不可開交。他運用在外地學到的管理知識,像個盡責的小老師,協助傻柱對參與專案的員工進行培訓。從菜品製作的標準化流程,每一道工序該如何操作,調料該放多少,到服務禮儀,如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