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烽火下的新鄭永珍

上的爭論愈發激烈,各方觀點如同水火,互不相容,相持不下。

韓王安坐在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王座上,面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他靜靜地看著大臣們的爭吵,一言不發。只是他似乎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權衡著投降這一選項的可行性和利弊得失,腦海中猶如有兩個小人在激烈地爭鬥,一個訴說著尊嚴與榮譽的重要,一個描繪著戰爭的殘酷與百姓的苦難,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

終於,韓王安緩緩抬起頭,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張開嘴,聲音低沉卻堅定有力地說道:“我韓國的尊嚴和榮譽不容侵犯,我們絕不輕言投降!我韓氏一族,自建國以來,歷經風雨,怎可在此時向秦國低頭?眾愛卿,當放下成見,齊心協力,共抗秦國,守護我韓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子民!”

隨後,韓王猛地站起身來,高大的身影在搖曳的燭光下顯得格外堅毅。

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的臉龐,那眼神中燃燒著的決心彷彿具有感染力一般,讓整個朝堂都為之一振。他大聲說道:

“我大韓絕不向秦國屈服!我們要與秦國決一死戰!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讓秦國知道,我韓國的骨氣尚存,熱血未冷!”

他的發言擲地有聲,在這殿堂內久久迴盪,彷彿是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驅散了些許籠罩在眾人心中的陰霾。

韓王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過心田,讓大臣們原本低垂的頭顱紛紛抬起,他們的眼中漸漸閃爍起了決心的光芒,那是對國家的忠誠,對家園的眷戀,以及對尊嚴的扞衛。

這時,一位一直沉默不語的大臣出列,他深吸一口氣,向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大王,據可靠訊息,三國聯軍已經在路上,他們日夜兼程,馬不停蹄,數日之後便可抵達新鄭城下。只要我們堅守城池,頑強抵抗,撐過這幾日,援兵必至!屆時,內外夾擊,秦軍必敗無疑!”

韓王安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亮光,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好!這是我們最後的希望,我們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三國聯軍的到來。傳我命令,即刻加強新鄭城防,增派士兵日夜巡邏,修繕城牆,補充箭矢滾木礌石等防禦器械。同時,從後方緊急調運糧草、武器,務必保證新鄭城內糧草充足,武器精良!任何人不得懈怠,違令者斬!”

大臣們齊聲應和,那響亮的聲音中充滿了力量,彷彿是對命運的宣戰。

韓王安的話語和三國聯軍數日後將至的訊息,如同定海神針一般,讓朝堂上那喧囂混亂的局面漸漸平息下來。

大臣們紛紛跪地,叩首請命,表示願為國家效命,與敵軍決一死戰,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絕不退縮半步。他們的眼神中又燃燒著熊熊鬥志,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穿透層層烏雲,灑在韓國的土地上。

而在秦軍營地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此時的營地燈火通明,士兵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洋溢著高昂計程車氣。

他們或成群地圍坐在一起,仔細地擦拭著手中的武器,那專注的神情彷彿是在對待自己最珍視的寶貝;或眉飛色舞地談論著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每一個比劃的動作都充滿了力量,眼中閃爍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下一場戰鬥的期待,彷彿他們已經站在了勝利的巔峰,俯瞰著整個天下。

在營地的中心大帳內,嬴恪正與幾位將領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地圖上詳細地標註著新鄭城的地形地貌、城防佈局以及周邊的山川河流。

他們的面容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凝重,眼神專注地在地圖上搜尋著每一個可能的突破口,口中不停地討論著各種攻城方案的利弊得失。

他們深知,三國援軍即將如潮水般湧來,時間緊迫得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像是在敲響死亡的警鐘。必須儘快破城,以絕後患,否則一旦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這場戰爭的勝負便將充滿變數。

李二,這位普通的秦軍士兵,此刻正穿梭於營帳之間,忙碌地幫忙搬運物資、照料傷員。

儘管連續的征戰讓他疲憊不堪,雙眼佈滿了血絲,腳步也略顯沉重,但他的眼神中依舊充滿了堅毅之色。

這場勝利讓他更加堅信,大秦的鐵騎必將踏平六國,統一中原,而他也將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洪流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成為大秦榮耀的見證者和締造者之一。

回想起戰場上那血腥與殘酷的場景,他的心中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湧起一股莫名的興奮與激動,心潮澎湃得如同洶湧的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