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夜裡,秦軍大營中,燈火搖曳,映照著營帳內凝重的氛圍。
嬴恪身披黑色披風,身姿筆挺地坐于帥帳的主將之位。他目光緊緊凝視著懸掛在營帳中央的牛皮地圖,山川、河流、關隘皆在其眼中,腦海中戰術策略如潮水般翻湧。
不知沉思了多久,他猛地轉身,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對麾下將領們果斷下令道:“今夜,將大軍悄然從大營中調出,行動務必隱秘,不可發出一絲聲響驚動韓軍。只留下趙將軍和劉將軍兩部人馬,連同受傷士卒,共一萬八千多人馬在此。”
“你們兩位將軍要擺出一副按兵不動的架勢,迷惑韓軍,必須讓韓軍以為我們主力仍在此地嚴陣以待。”
兩人聽完嬴恪將令紛紛出列領命。
“李信!”嬴恪聲音洪亮,準備對李信下達將令。
“末將在!”李信聞言,立刻出列,身姿挺拔,回應擲地有聲。
“明日你將自己本部人馬,盡數交由王將軍統領。”嬴恪有條不紊地說道。
李信聽聞要將自己本部人馬交給別人,心中一緊,以為嬴恪要留他在這守衛秦軍大營,想到要錯過即將到來的大戰,他的臉色當即變得黯淡下來,整個人彷彿沒有了精氣神,但他此時也不敢,出言打斷嬴恪下令。
嬴恪話鋒一轉,接著說道:“明日你統領那一萬王城禁軍,在新鄭城十里處,阻擊韓軍企圖救援聯軍的人馬。韓軍若盡數出城救援,你只需遲緩他們速度;若人數較少,你就將他們盡數殲滅。可能做到啊?”
李信聽完嬴恪全部安排後,臉上陰霾瞬間消散,剛才那愁眉不展的神情迅速由陰轉晴,宛如撥雲見日,整個人彷彿又變回了那個眼中光芒四射的天真少年。
他激動不已,聲音中透著堅定與興奮:“末將領命,必不負將軍重託!定當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待嬴恪將所有部署安排完畢,將領們紛紛抱拳領命,從營帳中魚貫而出。
午夜時分,秦軍大營內一片寂靜,唯有士兵們輕微的腳步聲和裝備的摩擦聲。在夜色的掩護下,一支龐大的軍隊靜悄悄地向著預定的伏擊地點轉移。
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都避免著發出過大的聲響。
而留下那不到兩萬人秦軍在新鄭城下,依舊維持著往日的營帳秩序,佯裝一切照舊,絲毫沒有露出大軍已轉移的跡象。
時間再回到現在,另一邊的聯軍之中。在嬴恪一系列精心謀劃的疑計之下,聯軍已然被折騰得身心俱疲,對秦軍的種種舉動也逐漸放鬆了警惕,猶如驚弓之鳥般習慣了秦軍的虛張聲勢。
當三位主將再次收到斥候氣喘吁吁地彙報,前方有秦軍設伏的訊息時,三人正騎在高頭大馬上,身處聯軍隊伍的前列,聽聞訊息,他們臉上滿是不屑與輕蔑,彷彿聽到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笑話。
趙國將領雙手抱胸,臉上寫滿了不耐煩,冷哼一聲,語氣中滿是鄙夷:“哼,這秦軍慣用此等伎倆,三番五次設下假埋伏,無非是妄圖拖延我軍救援新鄭的步伐,諸位切勿被他們的虛張聲勢所迷惑。前幾次他們不都是如此,最後還不是不了了之。”
魏國將領微微點頭,輕撫鬍鬚,慢條斯理地分析著,彷彿自己已然洞悉一切:“趙將軍所言極是,前幾次皆是如此,這次想必也不例外,定是他們的緩兵之計,不必興師動眾。我們若為此停下腳步,豈不正中他們下懷。”
楚國將領雖然也隨聲附和,但還是保持著一絲謹慎,提醒其他兩位將領:“話雖如此,謹慎起見,還是多派遣些斥候前去探查,確保沒有遺漏。戰場上瞬息萬變,小心駛得萬年船吶。”
然而,趙魏兩位主將對楚國將領的提醒置若罔聞,根本不在意秦軍設伏的訊息。
主將尚且如此,底下將領又怎會在意。於是聯軍僅僅是象徵性地派了斥候,斥候們也在前方如走馬觀花般,探查一番,確認前方又為秦軍緩兵之計後,便草率地決定繼續前行。
聯軍大軍開拔,士兵們腳步匆匆,武器隨意地背在身上,彼此間還不時閒聊打趣,笑聲在隊伍中此起彼伏。
他們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絲毫沒有意識到死亡的陰影正悄然籠罩。隊伍中瀰漫著一股輕視秦軍的傲慢氣息,他們堅信這不過是秦軍又一次徒勞的掙扎,根本無法阻擋他們救援新鄭的腳步。
當聯軍距離新鄭城還有二十多里時,嬴恪早已在此等待聯軍入甕,他穩穩地站在高處,身形挺拔如松,鷹隼般的目光緊緊鎖定著那支逐漸靠近的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