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0年)
秦趙邊境之上,戰雲壓境,氣氛凝重得似要滴出水來。
咸陽宮闕巍峨矗立,秦王嬴政身著黑色冕服,高坐於朝堂之上,那深邃的目光猶如寒星,冷峻地注視著下方的群臣。
“趙國屢次與我大秦作對,更是敢聯四國之軍,攻我秦國,今寡人慾發兵攻趙,諸卿以為如何?”
嬴政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在朝堂上久久迴盪,頓時引得群臣議論紛紛,如沸水般喧囂。
王翦出列,身姿挺拔,雙手抱拳,聲若洪鐘:“大王,趙國雖經長平之敗元氣大傷,但多年來休養生息,如今餘威尚存。其軍中有李牧這般良將,智勇雙全,極善用兵,不可小覷。當派老將出戰,末將請戰,攻趙。”
蒙驁聽聞王翦請戰,也站出來說道。
“老臣也請戰攻趙,我大秦欲破趙軍,當以優勢兵力壓境,而現如今我軍已整軍備戰,可調遣兵力達四十萬之眾,且裝備精良,皆是按照軍制嚴格打造,工藝精湛,遠非他國可比。再者,我大秦士兵久歷戰陣,士氣高昂,人人皆有奮勇殺敵、建功立業之雄心,足以踏平趙軍。老臣有信心,拿下趙國城池數座。”
嬴政高坐王座,看著朝中老臣,紛紛請戰,內心不由感慨。
“山東六國,有哪國有我大秦將士勇猛?又有哪國有我大秦將軍忠勇?”。
嬴政感慨完,又向蒙驁和王翦兩人提議,又手指著李信說道。
“那不如蒙驁老將軍坐鎮中軍,王翦將軍領那小將李信,率先鋒攻趙,如此老將軍以為如何啊?”
李信在保護咸陽城穩定和他安危時,所展現的忠誠和才華,讓嬴政對其頗為看重,所以為了給李信一個機會,便提議這次攻趙,讓兩位老將帶上李信。
李信在武將的序列中排在後排,聽嬴政提議讓王翦這個戰場老將帶上他,心中一陣激動。
他暗自想著:“我正愁沒有機會大展身手,如今大王這般看重我,定要在戰場上拼出個功名來。”還不等蒙驁和王翦兩人回話,急忙回道:“末將願隨王翦將軍為我大秦將士之先鋒”
蒙驁和王翦兩人看著李信這般急切的模樣,先是一怔,繼而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
這笑聲在莊嚴肅穆的朝堂內迴盪,讓凝重的氣氛稍稍有了一絲緩和。
笑罷,蒙驁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神色懇切地拱手說道:“大王,老臣懇請帶孫兒蒙恬與李信這員小將同赴先鋒之位。”
“老臣孫兒蒙恬自幼對兵略研習甚深,且勤練武藝不輟,如今正是他在沙場上歷練磨礪的好時機,也好讓他見識見識這真正的戰場風雲。知曉戰爭的殘酷與榮耀,以後好為我大秦一統六國效力”
言畢,蒙驁轉身面向王翦,面帶微笑,言辭中卻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意味說道。
“王翦將軍多年來為大秦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如今這咸陽城的守備之責也至關重要,還望你在此坐鎮,保我大秦根基穩固啊。”
王翦一聽,哪裡肯依,連忙跨前一步,雙手抱拳,聲音洪亮地反駁道:“蒙老將軍,這是何道理?我王翦雖已不再年輕,但比你老將軍年輕數歲不止,而且我這一身武藝和征戰沙場的謀略可還沒丟!依我之見,我帶上老將軍孫兒蒙恬、李信,再加上我兒王賁,一同奔赴前線為先鋒,必能殺得趙軍丟盔棄甲。”
“至於您老,經驗豐富、沉穩持重,坐鎮中軍指揮排程全域性,方能確保我大秦軍隊如臂使指,戰無不勝。這才是最合適的安排,老將軍就莫要再推辭了!”
說罷,王翦挺直腰桿,眼神堅定地直視蒙驁,那股子爭強好勝的勁頭溢於言表。朝堂之上的群臣見兩位老將這般模樣,也不禁暗暗咋舌,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一時間朝堂內議論談笑聲不斷。
嬴政見兩位老將竟不顧朝堂禮儀,像小孩子般爭得面紅耳赤,心中有些無奈,又有些欣慰,想著這兩位老將對大秦的忠心日月可鑑,只是這朝堂之上這般爭執也不是辦法。
他微微搖頭,輕咳一聲,沉聲道:“兩位老將軍莫要爭了。”
待朝堂安靜下來,嬴政看向蒙驁,問道:“蒙老將軍方才提議讓王翦將軍守咸陽城,那依老將軍之見,此次攻趙,何人可為主帥,坐鎮中軍呢?”
蒙驁似乎早已料到嬴政會有此一問,他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拱手答道:“大王,老臣以為鎮國君嬴恪可為主帥,坐鎮中軍。”
“鎮國君嬴恪熟讀兵書,深諳謀略之道,且對我大秦軍隊的編制、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