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嬴政的登基大典在咸陽宮盛大舉行。
整個王宮被裝點得金碧輝煌,鮮豔的紅毯自宮門一路延展至王座,五彩的彩旗在風中烈烈飄揚,激昂的鼓樂之聲震徹雲霄。
嬴政身著華麗至極的王服,頭戴璀璨耀眼的王冠,在眾人的簇擁下,邁著沉穩且有力的步伐,一步步登上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王座。
他的目光堅定而威嚴,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登基儀式完成後,嬴政正襟危坐,開始頒佈自己繼位後的第一份詔令。
“尊華陽太后為太皇太后,以顯其尊榮。”
“封生母趙姬為太后,封先王平妻羋氏為周太后,以全我之孝道。”
“封其弟成嬌為長安君,允許其成年後領軍。”
嬴政在王位上,看著內侍恭敬而鄭重地讀完關於祖母還有他母后等人的詔書。
而後,他從王座旁邊拿起三個精緻無比的盒子,站起身來,對著諸位大臣語氣莊重地說道:
“如今我大秦各大臣皆在,寡人這裡有我大秦三代先王之遺詔,寡人將親自宣讀遺詔。”
“尊曾祖昭襄王 、祖父孝文王 、先王莊襄王遺命,嬴恪加冠之年,封嬴恪為我大秦鎮國君,食邑武功縣十萬餘戶。”
“另寡人賜予贏恪,金一萬,準其親衛鐵鷹銳士增擴至三千人,一應糧草甲冑皆從少府調之。”
嬴政話音剛落,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有的大臣聽完嬴恪封賞如此豐厚,紛紛開始勸阻。
一位老臣率先站了出來,他神色焦急,誠惶誠恐地拱手說道:“王上,如此豐厚的封賞,恐怕於禮不合,於制不符啊!”
緊接著,又有幾位大臣紛紛附和道:“王上,嬴恪雖有功於大秦,但這般賞賜實在過重,不利於朝局穩定。”
“王上三思啊,如此厚賞,恐會打破朝堂平衡,引發紛爭。”
“王上,還望您收回成命,重新斟酌對嬴恪的封賞。”
然而,也有一些朝臣站出來表示贊同對嬴恪的封賞。
一位大臣義正言辭地說道:“王上,嬴恪在危局之中堅定支援王上,且其忠心耿耿,能力出眾,此等封賞當之無愧。”
一位武將也恭敬地拱手道:“王上聖明,嬴恪之功當得起這般厚賞,如此方能彰顯王上的仁德與大度。”
一時間,反對與贊成之聲此起彼伏,朝堂上氣氛愈發緊張起來。
面對眾臣的爭論,嬴政神色嚴肅,聲如洪鐘地朗聲道:
“嬴恪於大秦忠心耿耿,在關鍵時刻力保大秦安穩,宗族和睦,先王此等封賞甚合寡人心意。若有不滿者,自去三代先王陵墓前,請求三代先王收回詔書!”
嬴政此話一出,朝堂瞬間鴉雀無聲。那些原本反對封賞的大臣們也都噤若寒蟬,不敢再多言,紛紛跪地高呼:“王上聖明,臣等謹遵王命。”
嬴恪站在朝堂之中,聽到嬴政的封賞之語,內心猶如驚濤駭浪般翻滾不息。
他萬萬沒有想到,曾祖昭襄王嬴稷、祖父孝文王嬴柱,還有叔父莊襄王嬴異人,竟都留下遺詔,對他予以如此厚重的封賞。
此刻,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有對先王明察秋毫的感恩戴德,有對如此殊榮的誠惶誠恐,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巨石般壓在他的心頭。
他的眼眶微微泛紅,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往昔,那些與曾祖昭襄王相處的點點滴滴清晰地浮現在腦海。
曾祖昭襄王嬴稷對他的重重教導彷彿還縈繞在眼前,那嚴厲又飽含期許的目光,那字字珠璣的智慧之言,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收穫頗多。
“恪兒,我大秦男兒當有勇有謀,為家國不惜一切。”
“恪兒,治國之道,在於洞察人心,權衡利弊。”
“恪兒,寡人不問你影衛從何而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而如今,這巨大的榮耀與責任一同降臨,讓他的眼眶變得通紅。
“恪兒,我嬴氏宗族之人,皆不可忘我大秦東出之志。”曾祖昭襄王嬴稷臨終的遺願還彷彿在嬴恪耳邊久久環繞。
“嬴恪公子,嬴恪公子,快向大王謝恩領詔啊。”耳邊蒙驁焦急的聲音傳來,嬴恪才從回憶中驚醒,趕忙出列謝恩。
“謝王上隆恩,臣必當肝腦塗地,為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嬴政微微點頭,語重心長地說道:“鎮國君,望你日後一如既往,與寡人共保大秦江山永固。”
封賞之事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