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在平叛成功後,深知穩定局勢的重要性,遂在晉陽駐軍數月。期間,他加強城防,安撫民心,確保晉陽不再生亂,蒙驁這才率領大軍啟程回咸陽。
在蒙驁平叛晉陽,並駐守數月,時候也悄然來到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
咸陽城,嬴政親自出城迎接蒙驁大軍。蒙驁下馬參拜,嬴政趕忙扶起,說道:“老將軍此次平叛,功不可沒,寡人必當重重賞賜。”
朝堂之上,嬴政論功行賞,賜給蒙驁眾多珍寶和土地。蒙驁謝恩後,退下返回武將序列。
呂不韋此時出列說道:“大王,如今蒙將軍凱旋,此前晉陽平叛時提及的更改計首授爵為“義兵之策”,當可再議。”
呂不韋建議的“義兵之策”的核心思想是,進入敵境後不虐待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儘量減少對佔領區百姓的干擾。對於他國降卒也不能肆意坑殺。?
嬴政微微皺眉,說道:“呂相,此事是否操之過急?”
呂不韋拱手道:“大王,如今秦國欲圖大業,舊法已難以適應新的局勢。更改計首授爵之法,可激勵將士為秦國奪取更多城池、土地和人口。且如今局勢變化,舊法弊端漸顯,若不改革,恐影響秦國未來發展。”
有大臣附和道:“呂相所言有理,新的義兵之法或能使敵國百姓早日歸順我秦國啊。”
但也有大臣反對:“舊法沿用已久,貿然更改,恐生亂子啊。”
嬴政沉思良久,權衡利弊後,說道:“呂相所言在理,寡人準了。”
呂不韋大喜:“多謝大王英明決斷,如此,秦國必能更加強盛。”
“大王 還有一事,如今我秦國兵強馬壯,糧草甲冑皆已充足,大王繼位兩年,朝堂也已穩固,當在對六國發起進攻。”
呂不韋在拜謝過嬴政之後,又想起如今大秦國力昌盛,軍備充足,便對嬴政提議道。
“那呂相認為我秦國,應該先打哪國啊?之前寡人和鎮國君商議攻打哪國為好,鎮國君提議先攻魏國卷地,以此為我大秦東出戰略之地。”
嬴政聽聞呂不韋提議,開始攻打六國的話,欣喜若狂,趕忙詢問。他之前就提議開始攻打六國,但都被呂不韋等朝中重臣以他初繼位,朝堂不穩勸阻。
呂不韋思慮了片刻,回答道:“魏國卷地西鄰我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鎮國君提議甚妙啊”
在嬴政和呂不韋等大臣商議過後,決定派大將麃公率軍攻打魏國卷城。
烽火連三月,麃公率領秦軍氣勢洶洶地進攻卷地,戰場上殺聲震天,秦軍銳不可當,最終斬首三萬,大獲全勝。
咸陽宮中,嬴政得知捷報,龍顏大悅。呂不韋和眾大臣也在一旁商議政事,聽聞捷報臉上都堆滿了笑容。
就在此時,又有探子來報:“大王,呂相,趙國發生大事!”
嬴政與呂不韋對視一眼,眼中皆是好奇,齊聲問道:“何事?速速道來!”
探子趕忙回道:“趙孝成王逝世,趙國大將廉頗反趙歸魏!”
原來趙孝成王二十一年春(也就是公元前245年春),廉頗奉趙孝成王之命領兵攻打魏國,兵鋒直指魏國的繁陽。
魏國此時安厘王在位(厘讀xi,同“僖”),任用奸佞,國事不彰,沒有什麼人能夠領兵,所以這場戰爭,廉頗贏得還算輕鬆,沒費什麼力氣就拿下了魏國繁陽。
而廉頗正想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之時,突然有使者前來,帶來了邯鄲的詔令。
原來是趙孝成王薨逝了,以郭開為首的朝中大臣擁立公子趙偃(yan)為新君。
詔令是新王悼襄王趙偃下的,是讓廉頗即刻交卸兵符,返回邯鄲!
廉頗沒想到趙孝成王突然薨逝,而且郭開還擁立趙偃繼承了趙國大位,還攛掇趙偃這個新王下詔令,奪回廉頗兵權,交給自己親信掌權。
廉頗詢問使者,他回邯鄲後誰來帶兵,使者也不告訴他。廉頗不免有些喪氣,想不到自己拼盡一生,為趙國賣命,屢立戰功卻落得如此下場。
不過他是屢經戰陣之人,雖遇大事而心裡不亂,便強忍心中鬱結,安置使者暫行歇息。
而廉頗領兵又非常重視軍事情報的蒐集,每天都會派出細作去周邊打探訊息。
傍晚時分,當日派出的細作帶來了一個訊息。原來,新王怕他不聽詔令,派了另一支軍隊前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