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測試航空炸彈

明朝的火藥不論是配方,還是工藝,其實算得上當時世界上很先進的了。

大明的問題不在技術上,而在人上面。

沒錯,就是人上面。工匠沒地位。明朝匠戶制度大致分為輪班匠和住坐匠兩種。

輪班匠就是全國各地的工匠,要輪流去京城服役幾個月。這個時間有長短,基本上就沒有工錢。

住坐工匠是傅籍於京師或京師附近的大興宛平等地的工匠。一般說是就地服役,所以叫做住坐工匠。工作時間比輪班匠長。但好在享有月糧、值米的待遇,後來還有月鹽的支給。住坐工匠還有免役的優待。

可由於工匠地位低,哪怕是住坐匠的待遇也並不高,甚至低到不能餬口。

這就導致了,要麼有實力的工匠,平日裡收入高,不想去免費服徭役,那就交銀子。很簡單的邏輯,結果就是導致凡是技術頂尖,收入高的工匠,不可能給朝廷免費打工。

剩下的不想服徭役的,只能逃,逃不掉就敷衍了事,沒有積極性。

工匠都不用心,製造出來的東西怎麼能好?

另一個就是官員與小吏的貪汙腐敗,以次充好,用劣質原材料,監工不賣力,怎麼可能做出好產品!

所以大明的火藥威力不行,不是技術與工藝,就是人的原因。

找到原因就好解決了,提高工匠的待遇,徐堃大手一揮,直接每人每月三兩銀子,技術好的工頭五兩,每個月還有績效,做得好,做得多的獎勵。

偷奸耍滑的也要懲罰,為了防止出現刻意刁難的懲罰導致毫無收入,罰款最高每月也就一兩,但是連續半年績效不合格,直接開除。

同時懲治一批欺壓工匠的工頭,小吏,官員,建立工匠舉報,監督機制。給這些工匠放權。

同時組建工匠與錦衣衛,東廠聯合監察小組,監督官吏胡作非為,也監督工匠是否偷奸耍滑等。

當然,徐堃還是心心念念自己的“穿越者優越性”,還是吹毛求疵,在工藝上提了不少改進意見。

比如原材料要進一步提純,碾磨要多弄幾遍,混合要充分,比例進一步改良成現代的比例。安全規章上也提出很多改進措施。

同時他搞來了鋁粉,讓人實驗加入多少比例,威力會更大。

解決了火藥問題,就是航空炸彈的製作了。

大明就有各種投擲武器,地雷等熱武器,但製造還是太粗糙了。

徐堃重新設計了一款炸彈,從後世購買一些鐵質油桶,購買一些摔炮。

徐堃的設計很簡單,油桶就是個容器,改變在裡面。最下層鋪摔炮,自然是為了撞擊觸發爆炸。

缺點就是安全性一般,為了提高安全性,徐堃設計的是雙層鐵桶。

下面一層鐵桶是套在上面鐵桶的底部,上部鐵桶的底部打幾個孔。下面一層的鐵桶自然裝的是摔炮,上面一層裝的是火藥炸彈。

當發生撞擊,下層的摔炮點燃,透過氣孔引燃上面的火藥。

不作戰的時候,兩層是分開的。只有作戰掛彈的時候,兩層鐵桶才會套在一起。極大的提升了安全性。

上面的炸彈桶,裡面也進行了改進。他讓女工用麻布,將鋼珠縫製固定,類似彈鏈一樣。

彈鏈圍著鐵桶內壁四周擺放,中間才會填充加了鋁粉的火藥。這樣爆炸的時候,才會讓鋼珠更容易四射開來,而不是直接與火藥混合。

一顆炸彈重十五斤左右,經過實驗,裝藥七斤,鋼珠鐵桶八斤,威力就十分驚人。十幾米外的稻草人都有被擊穿的。

可惜啊,徐堃還造不出空爆的炸彈,不然在敵人頭頂爆炸,鋼珠也全部填裝在炸彈底部,那畫面實在太美,不敢想啊!

倒不是他弄不出來,他個人肯定能搞定。可沒辦法讓古人批次生產,只能用這種炸彈!

第一次實彈投彈,徐堃親自操作。

他小心翼翼的將兩層鐵桶套在一起,為了固定死下部的鐵桶,縫隙塞上破布,兩層鐵桶還用麻繩捆綁在一起。

同樣為了安全,摔炮上鋪了一層棉花,就是為了防止有些笨蛋,放上層鐵桶的時候沒輕沒重,突然壓爆了摔炮,直接殉爆了。

為了確保能徹底點燃上層的火藥,棉花裡混入了一些火藥粉末。

徐堃一邊操作,一邊對周圍的人,不停地說著注意事項,操作的時候,一定要萬分小心

好在現在製造的摔炮,質量還是可以的,不到一定力度,是很難爆炸的。而且他買的不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