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倉庫,夜。
張哲和周桐端詳著攤在地上的一具機器人殘骸。它就是張哲追擊的那個機器人留下的,加特林的那一刀從頭顱左側切入,斜著延伸到右肋下,將他上半身的三分之一都給削了下來,不但把腦袋劈成了兩半,還切去了能量儲存器的一小半,將量子大腦和能量儲存器都毀掉了。這樣一來,就給周桐的修復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正如加特林所說,這個機器人確實是一個小個子,經過周桐的測量,他的身高僅有132,相比於機器人通常的設計身高190足足矮了半米多,並且他身體的各部分元件的裝配工藝也很粗糙,看起來鬆鬆垮垮的,像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玩具。
“你檢視過他的編號沒有?他是哪一年生產的?”張哲問周桐。
“這不用你提醒,當然查過,但他身上沒有編號。”
“別剔除了?”
“並不是,我認為他根本就沒有編號,我將他身體的三維影像修復後在資料庫中檢索了兩遍,陽,也沒有查詢到這種型號的機器人。也就是說,人類就從來沒有生產過這類人型機器。”
周桐是張哲的中國老鄉,她是一位人工智慧學專家,讀博時的導師是陳光,而陳光是現今人工智慧領域的三位泰斗級科學家之一。周桐是碳基生命聯合會花高價聘請來的科學顧問。周桐雖然很不認同這個組織的理念,但她卻認為這是一次研究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的好機會,於是就欣然答應了下來。當然,作為交換,她也接受了對方的條件,那就是她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歸屬於碳基生命聯合會,並允許他們將之用作任何用途。
她已經三十五歲了,但長相比較年輕,看起來也就二十七八歲的樣子,五官精緻,身材更沒的說,只不過她平時並不怎麼愛笑,加上整天穿著一套研究用的白大褂,再配上她那張因為長期在實驗室缺乏陽光滋潤的煞白臉孔,給人的感覺不光冷,還有些瘮人。所以,儘管這裡的兩萬名人類士兵大多數都是荷爾蒙分泌過盛的男人,卻並沒多少人打她的主意。張哲跟她交往頻繁的原因也多半處於老鄉的緣故,畢竟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強,身在異國他鄉的戰場上,老鄉之間應該互相照顧。但愛情這種東西有時候就是很奇怪,兩個本來對對方都沒有那種意思的異性,在周圍人的議論中往往會逐漸變成一對兩人。他們兩個的情況正是這樣,因為兩人接觸頻繁,順理成章的被誤解,成為了討論的焦點,當這種議論傳到他們兩個當事人耳朵中時,連他們自己看待對方的心態都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他們肯定不是戀人關係,擔又跟普通朋友不一樣,可能只有“類似曖昧”這個生造出來的詞才能形容他們此時的關係了。
張哲盯著兩半鋼鐵殘軀沉吟了一會兒,突發奇想:“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機器人經過十幾年的野蠻發展,也發生了變異,能夠像人類一樣擁有生育能力?”
周桐顯然被他這個想法雷的夠嗆,不知道是該笑還是改罵,她翻著一雙複雜的杏眼打量了張哲半晌,反問了一句:“那好,你現在就他或者她的生殖器拿出來給我看!”
張哲無語。
“沒有嗎?那請你告訴我,這個可愛的機器寶寶是從什麼部位生產出來的?”
張哲也覺得自己這個想法確實有點扯,只好訕笑了一下,說:“那就不是唄。我只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一百個正常的機器人寧願困守在沙凹裡死戰,也要掩護一個‘小不點’機器人逃走,要是他身上沒有特殊的地方,怎麼可能會這樣?我是想,我們人類在遇到危險時,父母通常都會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放棄逃命的機會,所以……可能我想的太單純了,機器人畢竟不是人類。。”
周桐在聽張哲說這些話的時候,繞著機器人的殘骸轉了一圈,似乎有了新的發現:“你發現沒有?這個機器人充滿了原型機的設計感。”
張哲好像還在糾結自己那個奇怪的想法,只是敷衍了一句:“是啊!設計的太粗糙了。”
“我是說他像是原型機,原型機!你懂不懂什麼叫原型機?”周桐加重了語氣問。
“我當然知道什麼叫原型機,原型機不就是基於某種設計理念,設計師在實驗室裡製作的第一個……”說到這裡,張哲突然明白了周桐話中的重點,立即中斷了自己的廢話,吃驚的問,“你是說這是機器人制造出來的機器人?”
“有這種可能,你想啊!機器人在完成移民後就關閉了一個能量站,我們知道這個能量站內的能源被他們挪作工業用途。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全部都被用來幹這事。你還記得2